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苏轼诗词作品集:
水调歌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赠刘景文/冬景 浣溪沙 阳关曲·中秋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望江南·超然台作 行香子·秋与 西江月 临江仙 海棠 屈原塔 临江仙·送钱穆父 水调歌头 春宵 花影 富人之子 念奴娇·中秋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浣溪沙 西江月 和董传留别 定风波 浣溪沙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东栏梨花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石钟山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浣溪沙 琴诗 留侯论 水龙吟 如梦令 西江月·梅花 永遇乐 鹧鸪天 方山子传 阮郎归·初夏 满庭芳 江城子 蝶恋花 守岁 减字木兰花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沁园春 浣溪沙 洞仙歌 鹊桥仙·七夕 江神子·恨别 蝶恋花 行香子·述怀 晁错论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满江红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贺新郎·夏景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西江月 行香子·过七里濑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小儿不畏虎 东坡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浣溪沙·咏橘 满江红·怀子由作 惠州一绝/食荔枝 少年游·润州作 浣溪沙 虞美人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如梦令·春思 蝶恋花 潮州韩文公庙碑 江城子 昭君怨·送别 卜算子·感旧 自题金山画像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杜处士好书画 减字木兰花·立春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江城子·江景 满江红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有美堂暴雨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蝶恋花(佳人) 超然台记 赵昌寒菊 放鹤亭记 满庭芳 陌上花三首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刑赏忠厚之至论 石苍舒醉墨堂 南歌子·游赏 临江仙·送王缄 浣溪沙 醉翁操·琅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浣溪沙·春情 贾谊论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蝶恋花·密州上元 南乡子·送述古 蝶恋花 西江月 南歌子·寓意 减字木兰花·春月 拟孙权答曹操书 蝶恋花 西江月·重九 洞仙歌·咏柳 临江仙 浣溪沙 凌虚台记 永遇乐 三槐堂铭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琴) 浣溪沙·忆旧 稼说送张琥 望海楼晚景 黠鼠赋 荔枝叹 沁园春 寒食雨二首 浣溪沙 范增论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浪淘沙 木兰花令 江城子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一丛花·初春病起 慈湖夹阻风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西江月·送别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寓居合江楼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浣溪沙(荷花)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定风波·红梅 游兰溪/游沙湖 调笑令 满庭芳 新城道中二首 上梅直讲书 千秋岁·次韵少游 如梦令·有寄 江神子(冬景)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浣溪沙(渔父)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画堂春(寄子由) 中秋见月和子由 送参寥师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清平乐(秋词) 西江月 虞美人 阳关曲(李公择) 醉落魄·离京口作 阮郎归(梅词) 渔家傲(七夕)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送顿起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馈岁/别岁/守岁 西江月(佳人) 鹧鸪天(佳人) 西江月(咏梅) 临江仙 满庭芳 浣溪沙 浣溪沙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哨遍 菩萨蛮(七夕)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西江月(茶词) 临皋闲题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虢国夫人夜游图 浣溪沙 浣溪沙 苏幕遮(咏选仙图) 渔父 虞美人 点绛唇(二之一) 减字木兰花(花)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送贾讷倅眉 九日黄楼作 少年游(重阳) 渔父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天仙子 少年游 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蝶恋花(送潘大临)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更漏子·送孙巨源 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菩萨蛮(感旧) 南歌子(再用前韵)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少年游 浣溪沙(寓意) 阳关曲(军中) 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临江仙 雨中花 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水龙吟 送子由使契丹 减字木兰花 瑶池燕 南乡子(集句) 渔父(四首) 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有赠) 减字木兰花(得书) 诉衷情(琵琶女)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虞美人 蝶恋花(述怀) 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江神子 临江仙 踏莎行 踏青游 菩萨蛮 南乡子(集句) 南乡子(自述) 雨中花慢 祝英台近 渔家傲 木兰花令 占春芳 渔家傲(赠曹光州) 荷华媚(荷花) 浣溪沙(即事) 浣溪沙 浣溪沙(菊节) 浣溪沙(前韵)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南歌子(感旧) 南歌子(暮春) 南歌子(再用前韵) 满庭芳 满庭芳 阮郎归 南乡子(赠行)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少年游(送元素) 少年游(感旧) 渔父 水龙吟 雨中花慢 如梦令(题淮山楼) 减字木兰花(胜之)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妩卿) 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有感)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菩萨蛮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菩萨蛮(西湖) 行香子(寓意) 江神子 三部乐(情景) 十拍子(暮秋) 瑞鹧鸪(观潮) 望江南(暮春) 南歌子(同前) 南歌子(湖州作) 南歌子(晚春)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临江仙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归朝欢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赠写御容妙善师 和子由踏青 南歌子(和前韵) 南歌子(湖景) 南乡子·集句 南乡子(双荔支) 南乡子(沈强辅雯上出犀丽玉作胡琴,送元素还朝,同子野各赋一首)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 南乡子(宿州上元) 一斛珠 临江仙(赠王友道) 南歌子 浣溪沙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浣溪沙(感旧) 浣溪沙(和前韵) 浣溪沙(重九旧韵) 浣溪沙(再和前韵) 浣溪沙(前韵) 浣溪沙(前韵) 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 减字木兰花(送别) 减字木兰花(送别) 减字木兰花(荔支) 如梦令(同前) 谒金门(秋兴) 华清引(感旧) 诉衷情(海棠) 殢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点绛唇(离恨)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虞美人(述怀) 虞美人(琵琶) 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新月) 菩萨蛮 菩萨蛮(歌妓) 行香子(茶词) 江神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寄之) 阮郎归(苏州席上作) 戚氏(此词始终指意,言周穆王宾于西王母事) 好事近(湖上)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南歌子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 鹧鸪天(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因为赋此词)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临江仙(风水洞作) 临江仙(冬日即事) 西江月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 南乡子(有感) 南乡子(春情) 水龙吟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 南歌子 浣溪沙(方响)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送叶淳花) 瑞鹧鸪 减字木兰花(庆姬)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减字木兰花 菩萨蛮 菩萨蛮(咏足) 菩萨蛮(四首)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调笑令 浣溪沙(自适)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浣溪沙(同上)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浣溪沙(和前韵) 浣溪沙(新秋) 减字木兰花(赠胜之) 减字木兰花(雪词)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寓意) 谒金门(秋感) 谒金门(秋夜) 醉落魄(忆别) 醉落魄(述怀) 桃源忆故人(暮春)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殢人娇(戏邦直) 哨遍(春词) 河满子(湖州作) 乌夜啼(寄远) 翻香令 生查子(诉别) 菩萨蛮(回文四时春闺怨) 菩萨蛮(夏景回文) 菩萨蛮(有寄) 菩萨蛮(述古席上) 菩萨蛮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南歌子(有感) 临江仙(赠送) 西江月(送钱待制)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 中隐堂诗 中隐堂诗 中隐堂诗 中隐堂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赤壁赋 喜雨亭记 中隐堂诗 真一酒歌 张先生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 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旧诗韵,赠宝觉长老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忆黄州梅花五绝 忆黄州梅花五绝 忆黄州梅花五绝 忆黄州梅花五绝 忆黄州梅花五绝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谢张太原送蒲桃 谢惠猫儿头笋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献寿戏作 题清淮楼 题领巾绝句 题姜秀郎几间 书破琴诗後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 书《龙马图 诗二句 诗二句 诗二句 诗二句 诗二句 散郎亭 曲槛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 龙尾砚歌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 金沙台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寄汝阴少师 惠崇芦雁 和王定国 和陶影答形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和陶和刘柴桑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和黄龙清老三首 和黄龙清老三首 和黄龙清老三首 读《王衍传 读《晋史 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 次韵回文三首 次韵回文三首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嘲子由 藏春坞 残句醉中有客眠何害 残句多生绮语磨不尽 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 柏堂 白鹤吟留钟山觉海 送柳宜归?此诗为黄庭坚作?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 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韵?一作扬州同晁无咎、芝 广陵后园题申公扇子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元祐九年立春 嘲子由 吴江岸?或谓为苏舜钦作? 杭州次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一题作“次周焘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 朱亥墓?俗谓屠儿原? 阮籍啸台?在尉氏? 饮酒四首?此诗为秦观作?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瞿?鹆?此诗为黄庭坚作? 柏家渡?此诗为沈辽作? 八阵碛 黄牛庙 昭君村 再过泗上二首?此二诗为张耒作?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反百舍今又相逢赣上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悼朝云诗(并引) 两桥诗(并引) 迁居(有引) 食荔支二首(并引) 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 枸杞 江月五首(并引)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真一酒(并引) 上元夜(惠州作) 寄邓道士(并引) 江郊(并引) 朝云诗(并引) 自笑(〔一题:试笔〕) 咏汤泉(在白水山·) 浴日亭(在南海庙前·) 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天竺寺(并引) 秧马歌(并引) 过庐山下(并引) 予前后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 临城道中作(并引) 次韵聪上人见寄(一作:次韵闻复上人·)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次韵) 石芝诗(并引) 送蒋颖叔帅熙河(并引)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一作正月十四日夜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扈従景灵宫(一作:奉和颖叔万寿观) 石塔寺(并引)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双石(并引)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次韵徐仲车(仲车耳聋 赠朱逊之(并引)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送路都曹(并引) 洞庭春色(并引) 阎立本职贡图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题:次履常蜡梅韵· 喜刘景文至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聚星堂雪(并叙)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次韵刘景文见寄 感旧诗(并引) 破琴诗(并引)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 又和刘景文韵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庐山下·) 臣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 次韵詹适宣德小饮巽亭 异鹊(并叙)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王郑州挽词(克臣) 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时公方进新乐·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木山(并叙)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 柏石图诗(并叙) 竹鹤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和王晋卿(并叙) 赠李道士(并叙) 次韵王定国倅扬州 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 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 武昌西山(并叙)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遗直坊(并叙) 海市(并叙) 送杨杰(并叙) 赠杜介(并叙) 赠章默(并叙) 墨花(并叙) 李宪仲哀词(并叙) 记梦(并叙) 刘乙新作射堂(乙父尝知眉州·此题一作:书 王中父哀词(并叙) 次韵周穜惠石铫 豆粥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 龙尾砚歌(并引) 岐亭五首(并叙) 庐山二胜(并叙)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旧游 元修菜(并叙)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 吊李台卿(并叙) 蜜酒歌(并叙) 次韵答元素(并引) 三朵花(并叙)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时大雪中 东坡八首(并叙) 铁拄杖(并叙) 五禽言(并叙) 石芝(并叙) 武昌铜剑歌(并叙) 张先生(并叙) 万松亭(并叙) 游净居寺(并叙) 书黁公诗后(并叙)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舶AA19风(并引·) 游惠山(并叙) 石炭(并引) 百步洪二首(并叙) 次韵答王巩(一题:次韵答参寥) 芙蓉城(并叙)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 种德亭(并叙) 起伏龙行(并叙) 河复(并叙)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 京师哭任遵圣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赵以徐妓不如东武诗中见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雪夜独宿柏仙庵 薄薄酒二首(并叙) 玉盘盂二首(并叙)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此君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溪光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吏隐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二乐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冰池 张文裕挽词 寄刘孝叔 和子由四首 韩太祝送游太山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苏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称) 董卓 润州甘露寺弹筝 赠写真何充秀才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次韵沈长官三首 书普慈长老壁(志诚)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 陌上花三首(并引) 宿九仙山(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 东阳水乐亭(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 孤山二咏(并引) 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 薄命佳人 法惠寺横翠阁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画鱼歌(湖州道中作·) 客位假寐(因谒凤翔府守陈公弼) 答任师中次韵(来诗劝以诗酒自娱·)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和刘道原见寄 次韵柳子玉二首 地炉 濠州七绝 浮山洞(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 傅尧俞济源草堂(此诗亦载山谷集) 华阴寄子由 渼陂鱼(陂在鄠县·)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 凤翔八观(并叙) 中隐堂诗(SS〗并叙) 赠江州景德长老 僧爽白鸡 六言乐语 留题徐氏花园二首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 藉田 寄欧阳叔弼 儋耳山?此诗为孔平仲作? 和阳行先?用郁孤台韵?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题灵峰寺壁 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唱和已许诺矣复以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西湖寿星院此君轩 赵倅成伯母生日致语口号昔年占梦,适当重九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 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谢都事惠米 戏赠孙公素 戏人 戏答佛印偈 戏村校书七十买妾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 王定国自彭城往南都,时子由在宋幕,求家书 送酒与崔诚老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山行见月四言 三朵花 瑞金东明观 入馆 秋日寄友人 清溪词 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 破琴 觅俞俊笔 梦中赋裙带 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 临城道中作 来鹤亭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於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江月五首 江月五首 江月五首 江月五首 江月五首 寄邓道士 寄崔闲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人和则气和, 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 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场·初成百尺 横池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 和陶乞食 富阳道中 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次韵会子开从驾二首 残句但令有妇如康子 残句爱蜀蘄舒嘉代富 北归度岭寄子由 梦中绝句 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参寥惠杨梅 游中峰杯泉 陆莲庵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送杨奉礼 题李景元画 观台 半山亭 戏孙公素 张飞传 夜坐与迈联句 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 赠山谷子?此诗当为陈师道作? 留题显圣寺 过岭 赠岭上老人 踯躅 瓶笙诗?并引? 沉香石 再和曾仲锡荔支 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 赠月长老 次前韵答马忠玉 题杨次公蕙 送蹇道士归庐山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和人假山 和蒋发运 次韵胡完夫 次韵王震 题孙思邈真 次韵段缝见赠 思成堂 别黄州 初秋寄子由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宿州次韵刘泾 小儿 王莽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陆龙图诜挽词 送刘分攵倅海陵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周夫人挽词 治易洞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 真一酒 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 赠朱逊之 赠眼医天彦若 赠青潍将谢承制 再过泗上二首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 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 玉津园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埔家 游何山 盐官绝句四首南寺千佛阁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所眷命 新渠诗 仙都山鹿 戏作切语竹诗 戏赠秀老 戏咏馓子赠邻妪 戏答佛印 溪堂留题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 万松亭 万菊轩 题文与可墨竹 题王维画 题双楠轩 题沈氏天隐楼 题女唱驿 题毛女真 题净因院 送煮菜赠包安静先生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送蜀僧去麈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送虢令赵荐 送淡公二首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水月寺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鼠须笔 书刘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书李宗晟《水帘图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书寄韵 石塔寺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失题一首 失题三道 失题三道 失题三道 上清词 山坡陀行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 其二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 庞公 暮归 牡丹和韵 雷岩诗 绝句一首 句诗二句 泂酌亭 介亭饯杨杰次公 寄题梅宣义园亭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天无言而四时 火星岩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画车二首 和王晋卿 和陶止酒 和陶赠羊长史 和陶与殷晋安别 和陶咏三良 和陶咏二疏 和陶下潠田舍获 和陶西田获早稻 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和陶示周掾祖谢 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和陶戴主簿 和人雪晴书事 和李太白 和参寥 韩干马 过溪亭 过文觉显公房 过金山寺一首 葛延之赠龟冠 风折松联句 风水洞闻二禽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端砚诗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吊李台卿并叙 荻蒲 答王巩 答郡中同僚贺雨 次韵子由岐下诗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次韵林子中见寄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 次韵和子由闻予善射 次韵道潜留别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 次韵答开祖 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 呈定国 潮中观月 残句作诗不须工 残句有客打碑来荐福 残句饮非其人茶有语 残句一炉香对紫宫起 残句侍者方当而立岁 残句山抹微云秦学士 残句青山南 残句千层高阁侵云汉 残句其间绝品非不佳 残句荔枝已成吾发白 残句苦雾收残文豹别 残句凤凰来仪 残句风师挟帝令 残句不会人间闲草木 残句白头逢国士 残句安石作假山 别择公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 北山广智大师,回自都下,过期而归,时率开 寿阳岸下 与王郎夜饮井水 雨中明庆赏牡丹 占山亭二首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师? 三萼牡丹 再赠常州报恩长老 大老寺竹间阁子 答晁以道索书?此诗为陈师道作? 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 过海得子由书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梦雪 次韵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赠虔州术士谢君 寒菊 甘菊 人参 题毛女真 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表弟程德孺生日 吕与叔学士挽词 次韵钱穆父会饮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新渡寺送任仲微 次韵陈履常雪中 送王竦朝散赴阙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送欧阳季默赴阙 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 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 赠善相程杰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次韵钱越州见寄 送周正孺知东川 送周朝议守汉州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黄精鹿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 送欧阳辩监澶州酒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狄咏石屏 次韵钱舍人病起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次韵答满思复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与欧育等六人饮酒 留题兰皋亭 金山梦中作 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 次韵答宝觉 同王胜之游蒋山 次韵杭人裴维甫 橄榄 邓忠臣母周氏挽词 任师中挽词 孔毅甫妻挽词 日日出东门 食柑 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 次韵答孙侔 次韵李公择梅花 次韵孙秘丞见赠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书泗州孙景山西轩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送胡掾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次韵吕梁仲屯田 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 送赵寺丞寄陈海州 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和段屯田荆林馆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 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 赠张刁二老 刁同年草堂 宋叔达家听琵琶 和人求笔迹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次韵王诲夜坐 送吕希道知和州 次韵柳子玉见寄 玉女洞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致语口号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 赠章默 赠李邦直探梅 赠姜唐佐生 赠黄州官妓 赠杜介 赠蔡茂先 再送二首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又答毡帐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 游三游洞 游博罗香积寺 咏汤泉 咏槟榔 遗直坊 谒敦诗先生因留一绝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秧马 颜乐亭诗 续辩才诗二句 杏花白鹇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戏作贾梁道诗 武昌铜剑歌 无题七绝一首 问渊明 闻捷 王中甫哀辞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 题净因壁 题陈公园 滕达道挽词二首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岁除题王文甫家桃符 宿资福院 送竹香炉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送宋君用游辇下 送南屏谦师 送路都曹 送蒋颖叔帅熙河 送江公著知吉州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 双井白龙 双池 舒啸亭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 书辩才白云堂壁 书*公诗后 试院观伯时画马绝句 石芝 诗三句 上堵吟 迁居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南华老师示四韵,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墨花 蜜酒歌 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李宪仲哀词 李委吹笛并引 见和仇池 记梦回文二首 记梦回文二首 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皇太妃阁五首一 壶中九华山并引 侯滩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和吴少卿绝句 和王斿二首 和陶怨诗示庞邓 和陶咏荆轲 和陶形赠影 和陶停云四首 和陶停云四首 和陶停云四首 和陶停云四首 和陶桃花源 和陶始经曲阿 和陶使都经钱溪 和陶时运四首 和陶时运四首 和陶时运四首 和陶时运四首 和陶神释 和陶还旧居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 和人登海表亭 和钱四寄其弟龢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 和黄鲁直效进士作二首岁寒知松柏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过杞赠马梦得 丰年有高廪诗 访散老不遇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 吊徐德占并引 登望谼亭 灯花一首赠王十六 次韵子由种杉竹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次韵惠循二守相会 次韵答元素 次韵陈时发太博双竹 次韵参寥咏雪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 慈云四景鹦鹉院 慈云四景娑罗树 慈云四景白云居 出局偶书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残句竹篱茅舍出青黄 残句阳虫陨羿丧厥喙 残句吾曹总为长江老 残句天公自著思 残句书窗宛壁常遭骂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 残句密竹不妨呈劲节 残句门大要容千驷入 残句旅雁何时更著行 残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 残句二疏辞汉去 残句东家近新富 残句沧海何曾断地脉 残句背之不见与无同 残句白云峰下两枪新 北寺悟空禅师塔 柏石图诗 跋姜君弼课册 安期生 安老亭诗 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雨夜宿净行院 戏答王都尉传柑 送范德孺 又答毡帐 次韵致远?一作:和叶涛? 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 访詹使君食槐芽?一作叶?冷淘 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 扶风天和寺 和庐山上人竹轩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许州西湖 汉水 虾蟆培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犍为王氏书楼 谢苏自之惠酒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郁孤台?再过虔州,和前韵? 赠龙光长老 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 韦偃牧马图 和黄秀才鉴空阁 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次前韵寄子由 再用前韵赋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滕达道挽词二首 阅世亭诗赠任仲微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和刘景文雪 祷雨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山阴陈迹 书刘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 和钱四寄其弟龢 寄蔡子华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二首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莲龟 杏花白鹇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次韵和王巩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次韵钱穆父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 登州孙氏万松堂 次韵徐积 赠王寂 虾蟆 送沈逵赴广南 戏作鮰鱼一绝 次韵叶致远见赠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 归真亭 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 再和潜师 徐君猷挽词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赠黄山人 重寄一首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送渊师归径山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次韵答刘泾 夜饮次韵毕推官 答吕梁仲屯田 哭刁景纯 代书答梁先 初别子由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送颜复兼寄王巩 司马君实独乐园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次韵李邦直感旧 和孔密州五绝 堂后白牡丹 和孔密州五绝 见邸家园留题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 寄吕穆仲寺丞 赠上天竺辩才师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铁沟行赠乔太博 虎儿 游灵隐高峰塔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 海会寺清心堂 临安三绝 石镜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 后十余日复至 刘莘老 凌虚台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於逍遥堂,作两绝句 竹阁 种德亭 赠李兕彦威秀才 赠李道士 赠陈守道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玉盘盂 玉盘盂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游净居寺 异鹊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轩窗 虚飘飘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谢人送墨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 戏书王文甫家 息壤诗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五色雀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 同景文咏莲塘 天竺寺 题西湖楼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塔前古桧 送玉面狸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双石 书文与可墨竹 书裙带绝句 寿叔文 秋思寄子由 其二赠写御容妙善师 龙山补亡 龙山补亡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 皎然禅师《赠吴凭处士 江郊 虎跑泉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游作 和陶移居二首 和陶移居二首 和陶郭主簿二首 和陶郭主簿二首 和陶归去来兮辞 和陶东方有一士 和陶酬刘柴桑 和南都赵少师 和代器之 何公桥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上二首 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 过岭寄子由 甘蔗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 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答子勉三首 答子勉三首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次韵水官诗 次韵钱穆父还张天觉行县诗卷 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其一谁识天闲老骥途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慈云四景甘露泉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初入芦山三首 初入芦山三首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残句问信风篁岭下梅 残句岁寒冰冷天地闭 残句叩槛出鱼鳖 残句槐花黄 残句湖上秋风聚萤苑 残句暗麝著人簪茉莉 舶趠风 别海南黎民表 辨道歌 宝墨亭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 赠僧思谊?一题:又赠老谦或谓为刘贡父作?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寄高令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此诗为黄庭坚作?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隆中 万山 新滩阻风 留题仙都观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 乞数珠一首赠南禅湜老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送邵道士彦肃还都峤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 夜卧濯足 雨后行菜圃 龙尾石砚寄犹子远 紫团参寄王定国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 同前 东府雨中别子由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次韵定国见寄 王文玉挽词 次韵王滁州见寄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雪溪乘兴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 寿星院寒碧轩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和张耒高丽松扇 戏周正孺二绝 道者院池上作 次韵周邠 次韵许遵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赠潘谷 眉子石砚歌赠胡訚 张庖民挽词 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定惠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次韵乐著作送酒 次韵乐著作野步 过淮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 和孔密州五绝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次韵景仁留别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金橙径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荻蒲 余主簿母挽词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次韵陈海州书怀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和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甫斋素祈雨不至二首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虎跑泉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韩子华石淙庄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 宝山昼睡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戏赠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陪欧阳公燕西湖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送钱藻出守婺州得英字 次韵子由绿筠堂 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 醉题信夫方丈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 元修菜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 予前後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 夜梦 新葺小园二首 新葺小园二首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戏书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武昌西山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太白词 太白词 太白词 太白词 太白词 送惠州押监 四望亭 食荔支二首 山村 山村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 陌上花三首 陌上花三首 陌上花三首 聚星堂雪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河复 和张均题峡山 和陶九日闲居 和人回文五首 和人回文五首 和人回文五首 和人回文五首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 过土山寨 过庐山下 过都昌 短桥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读后魏邦《贺狄干传 大雨联句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此君轩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朝云 残句一夕雷轰荐福碑 残句冉冉绿雾生人衣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 病后醉中 赠王觏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蜀僧明操思归龙丘子书壁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和参寥见寄?一作:奉和参寥离彭门至淮上见 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此诗为子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 别东武流杯 偶于龙井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闻洮西捷报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 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题赠田辨之琴姬 涪州得山胡?善鸣,出黔中? 书堂屿?此诗为沈辽作? 望夫台?在忠州南数十里? 鳊鱼 竹叶酒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 江上看山 夜泊牛口 答径山琳长老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书韩干二马 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鹤叹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 淮上早发 西湖戏作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首戏书一绝其后 明日复以大鱼为馈重二十斤且求诗故复戏之 题王晋卿画后 西塞风雨 留别蹇道士拱辰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 书皇亲画扇 次韵张昌言喜雨 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 送王伯AA28守虢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送范纯粹守庆州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 溪阴堂 和田仲宣见赠 天水牛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蔡景繁官舍小阁 徐大正闲轩 次韵蒋颖叔 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 子由在筠作东轩记或戏之为东轩长老其婿曹焕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 赠钱道人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前次韵,后不 张寺丞益斋 留题石经院三首 和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书韩干牧马图 苏潜圣挽词 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和子由四首 送春 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卢山五咏 三泉 卢山五咏 饮酒台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逸堂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临安三绝 锦溪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 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月兔茶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盐官绝句四首 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 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吉祥寺僧求阁名 次韵杨褒早春 濠州七绝 逍遥台(庄子祠堂在开元寺,即墓 濠州七绝 彭祖庙(有云母山,云彭祖所采服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至真州再和二首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饮酒四首 饮酒四首 饮酒四首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送张嘉州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四时词四首 四时词四首 四时词四首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秋兴三首 秋兴三首 浰阳早发 连雨江涨二首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黄泥坂词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郭纶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 读《开元天宝遗事 读《开元天宝遗事 读《开元天宝遗事 答陈述古二首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次韵关令送鱼 次荆公韵四绝 次荆公韵四绝 次荆公韵四绝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陈季常见过三首 陈季常见过三首 残腊独出二首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安州老人食蜜歌 余旧在钱塘伯固开西湖今方请越戏谓伯固可复 憩寂图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讲武台南有感?此诗为黄庭坚作? 赠仲勉子文?此诗为黄庭坚作? 谢曹子方惠新茶?此诗为刘分攵作? 秋兴三首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此诗为晁补之作? 西蜀杨耆二十年前见之甚贫今见之亦贫所异于 赠包安静先生茶三首 赠狄崇班季子 永安宫?今夔之永安门,即宫之遗址也? 浰阳早发 舟中听大人弹琴 牛口见月 常山赠刘鎡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次韵法芝举旧诗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李伯时画其弟亮功旧宅图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 赵昌四季芍药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 宥老楮 西新桥 东新桥 残腊独出二首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连雨江涨二首 新酿桂酒 寄虎儿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刘丑厮诗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清生荔支 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 次前韵送刘景文 和刘景文见赠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题杨次公春兰 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一首 送曹辅赴闽漕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和宋肇游西池次韵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送陈睦知潭州 次韵赵令铄惠酒 次韵赵令铄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蝎虎 蜣螂 至真州再和二首 次荆公韵四绝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和秦太虚梅花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陈季常见过三首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次韵关令送鱼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韩干马十四匹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 和孔周翰二绝 再观邸园留题 蝎虎 和孔密州五绝 春步西园见寄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AA16泉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答陈述古二首 卢山五咏 圣灯岩 卢山五咏 卢敖洞(图经云:敖,秦博士,避 除夜病中赠段屯田 听贤师琴 僧惠勤初罢僧职 临安三绝 将军树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祥符寺九曲观灯 赠莘老七绝 游道场山何山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哭欧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濠州七绝 观鱼台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授经台(乃南山一峰耳,非复有筑处·)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游惠山 游惠山 游惠山 雪後书北台壁二首 撷菜 襄阳乐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 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 书晁说之《考牧图 失题二首 失题二首 失题二首 失题二首 老人行 绝句三首 绝句三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荷叶 和陶劝农六首 和陶劝农六首 和陶劝农六首 和陶劝农六首 和陶劝农六首 和陶劝农六首 癸丑春分後雪 光禄庵二首 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感旧诗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地黄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次韵郑介夫二首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 《鸣泉思 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书壁一绝 送惠州监押 寒具?乃捻头,出刘禹锡《佳语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诗为孔平仲作?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此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此诗为晁补之作? 光禄庵二首 题云龙草堂石磬 观子玉郎中草圣 沧洲亭怀古?此诗为沈辽作? 观大水望朝阳岩作?此诗为沈辽作? 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 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 霅上访道人不遇 次韵郑介夫二首 徐熙杏花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地黄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 四明狂客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送吕昌朝知嘉州 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 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诗见及三月二十日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鬼蝶 赠东林总长老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 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任时知泸州,亦坐事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丁公默送蝤蛑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春菜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禊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竹坞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竹阁见忆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见题壁 西斋 卢山五咏 障日峰(其状类峨眉,但小耳·)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 无锡道中赋水车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遁轩 癸丑春分后雪 病中游祖塔院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于潜女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再用前韵寄莘老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宿临安净土寺 姚屯田挽诗 濠州七绝 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和子由寒食 再和并答杨次公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五禽言五首 五禽言五首 五禽言五首 五禽言五首 五禽言五首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送冯判官之昌国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石炭 孔长源挽词二首 荆门惠泉 假山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夫人阁四首 洞庭春色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藏春坞三首?此诗之第三首为陆龟蒙作?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东园?此诗当为黄庭坚作?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款塞来享 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此诗为道潜作? 老翁井?此诗当为苏洵作? 醉睡者 夜行观星 荆门惠泉 送公为游淮南?此诗为晁补之作? 和公济饮湖上?一作:袁公济饮客湖上,东坡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赠岭上梅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 新居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戊寅岁?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与正辅游香积寺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听武道士弹贺若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 再和并答杨次公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有美堂燕集,景文有诗·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次韵王晋卿上元侍燕端门 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初入庐山三首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 次韵曹九章见赠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过安丘访其故居见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北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荼蘼洞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待月台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张安道乐全堂 孔长源挽词二首 听僧昭素琴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僧隐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宿海会寺 次韵代留别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 南寺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醉落魄/一斛珠 苏州阊门留别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咏怪石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骊山三绝句 骊山三绝句 骊山三绝句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 端午帖子词 端午帖子词 端午帖子词 端午帖子词 端午帖子词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次韵和王巩六首 次韵和王巩六首 次韵和王巩六首 次韵和王巩六首 次韵和王巩六首 薄薄酒二首 薄薄酒二首 百步洪二首 百步洪二首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虔州八境图 邵伯梵行寺山茶 和晁美叔 次韵子由弹琴?一作: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 题宝鸡县斯飞阁 题永叔会老堂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 赵成伯家有姝丽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谨 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答子勉三首?此诗为黄庭坚作?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 和寄天选长官?此诗为释道潜作?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 奉和成伯大雨中会客解嘲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 无题?此为白居易诗? 古风?此秦观诗?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梦中作寄朱行中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 次韵王郁林 留别廉守 欧阳晦夫惠琴枕 泂酌亭诗?并引? 东亭 观棋?并引? 安期生?并引?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过大庾岭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呈赵景贶陈履常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座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杜介送鱼 送穆越州 赠常州报恩长老 和人见赠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次韵张畹 龟山辩才师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 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 答仲屯田次韵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 杜介熙熙堂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菡萏亭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宝山新开径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登玲珑山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 独游富阳普照寺 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和陈述古拒霜花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 纵笔三首 纵笔三首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荆州十首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 悼朝云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丙子重九二首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刘监仓家煎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潘邠老家造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奉和陈贤良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次韵马元宾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李委吹笛?并引? 南康望湖亭?一本云过洞庭?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 荆州十首 骊山?此诗为李廌作? 次韵鲁直戏赠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 吊徐德占?并引?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双凫观?在叶县?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 次韵黄夷仲茶磨 申王画马图?或谓为蔡肇作?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并引?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或为苏过作? 次韵赠清凉长老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画车诗二首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 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 纵笔三首 五色雀?并引? 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 夜梦?并引?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丙子重九二首 薏苡 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 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 赠清凉寺和长老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 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 次韵颖叔观灯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 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送程德林赴真州 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 复次前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 次韵钱越州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 和张昌言喜雨 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余昔在馆中同 次韵黄鲁直赤目 赠葛苇 送竹几与谢秀才 和仲伯达 赠眼医王生彦若 赠梁道人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鱼蛮子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云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 赵阅道高斋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 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 次颜长道韵送傅倅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 次韵王巩独眠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 答王巩(巩将见过,有诗自谓恶客,戏之·) 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 游张山人园 和孙莘老次韵 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従之公择有诗戏用其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座上赋戴花得天字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留别雩泉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过溪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涵虚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无言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书轩 祭常山回小猎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远楼(栖)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 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 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作有 马融石室 北寺 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饮酒未七十而致 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儋耳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樱桃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 送杨杰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 神女庙 琴枕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陶贫士七首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芙蓉城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登庐山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小饮公瑾舟中 壶中九华诗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过木枥观 孔周翰尝令仙源中秋以事留东武时陈君荣右王 和郭功父韵送芝道人游隐静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 大雪独留尉氏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神女庙 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 新滩 赠李AA42彦威秀才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戏和正辅一字韵 雷州八首?此为秦观作?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游杭州山 琴枕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 用前韵再和霍大夫 赠郑清叟秀才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十二月十七日夜坐达晓寄子由 次韵子由浴罢 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籴米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 答周循州 江涨用过韵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赠王子直秀才 花落复次前韵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 峡山寺(传奇所记孙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余日 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 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分韵赋诗以元戎十乘以先启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和叔盎画马次韵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谷林堂诗 送芝上人游庐山 送张嘉父长官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和赵德麟送陈传道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送邓宗古还乡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 次韵黄鲁直效进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送张天觉得山字 故李承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戏用晁补之韵 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偶与客饮孔常父见访方设席延请忽上马驰去已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送程建用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次韵朱光庭喜雨 次韵朱光庭初夏 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 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 渔父四首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 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与潘三失解后饮酒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王巩清虚堂 赠惠山僧惠表 答郡中同僚贺雨11111111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答王定民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次韵潜师放鱼 次韵僧潜见赠 次韵王巩留别 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 送李公择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送乔施州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七月五日二首 同年王中甫挽词 和潞公超然台次韵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野人庐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披锦亭 答李邦直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 僧清顺新作垂云亭 于潜僧绿筠轩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濠州七绝 四望亭 濠州七绝 虞姬墓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郿坞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 探梅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 鹿鸣宴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次韵送徐大正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春帖子词 春帖子词 春帖子词 春帖子词 春帖子词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鹿鸣宴 和林子中待制 寄子由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渝州寄王道矩 戎州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寄傲轩 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 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上韩持国 赠诗僧道通 次韵江晦叔二首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 次韵表兄程正辅江行见桃花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发广州 月华寺(寺邻岑水场施者皆坑户也,百年间盖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尘外亭 廉泉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 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嘉篇次韵为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 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九日次定国韵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病中夜读朱博士诗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 和赵景贶栽桧 独酌试药玉酒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 次韵答钱穆父以轼得汝阴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诗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 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再和〔二首〕 次韵曾子开従驾二首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送杨孟容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次韵送徐大正 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赠袁陟 蜗牛 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开先漱玉亭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次韵答子由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 安国寺浴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 张安道见示近诗 送孙勉 次韵答王定国 答范祖禹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送孔郎中赴陕郊 答孔周翰求书与诗 和孔君亮郎中见赠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寄黎眉州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露香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横湖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 游鹤林招隐二首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 虎丘寺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赠治易僧智周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再游径山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 自普照游二庵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鸦种麦行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监试呈诸试官 宿望湖楼再和 游径山 吉祥寺赏牡丹 送岑著作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送蔡冠卿知饶州 孙巨源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刘贡父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十月一日将至涡口五里所遇风留宿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 五郡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和子由苦寒见寄 和子由蚕市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追和戊寅岁上元 真兴寺阁祷雨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送郑户曹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 南堂五首 南堂五首 南堂五首 南堂五首 梅花二首 韩康公挽词三首 韩康公挽词三首 观湖二首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次韵江晦叔二首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次韵答顿起二首 答李端叔 真兴寺阁祷雨 观湖二首 和子由除日见寄 食雉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真一酒歌?并引? 追和戊寅岁上元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子由生日 旦起理发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 椰子冠 入寺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 赠蒲涧信长老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不可不一 过高邮寄孙君孚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雪浪石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仆嫌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 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泛颍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韩康公挽词三首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送贾讷倅眉二首 次韵答贾耘老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栖贤三峡桥 南堂五首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徐使君分新火 浚井 四时词 冬至日赠安节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 戏作种松 梅花二首 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 登云龙山 次韵答顿起二首 送郑户曹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送郑户曹 送李公恕赴阙 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霜筠亭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 洞霄宫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赠别 湖上夜归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催试官考较戏作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和刘道原咏史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 石鼓 诸葛盐井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赠人 夜过舒尧文戏作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 午窗坐睡 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 台头寺送宋希元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送刘寺丞赴余姚 送范景仁游洛中 石榴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 岐亭五首 岐亭五首 岐亭五首 岐亭五首 岐亭五首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雷州八首 雷州八首 雷州八首 雷州八首 雷州八首 雷州八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皇太后阁六首 和王胜之三首 和王胜之三首 寒食雨二首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 读道藏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 出狱次前韵二首 狱中寄子由二首 赠人 歇白塔铺 获鬼章二十二韵 鳆鱼行 诸葛盐井 食槟榔 贫家净扫地 午窗坐睡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南华寺 次丹元姚先生韵(〔底本二首诗合为一首,今 郊祀庆成诗 送杜介归扬州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南都妙峰亭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黄葵 寄蕲簟与蒲传正 和王胜之三首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安国寺寻春 次韵前篇 送刘寺丞赴余姚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台头寺送宋希元 夜过舒尧文戏作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送范景仁游洛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寒芦港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天汉台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望云楼 大风留金山两日 古缠头曲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龟山 读道藏 真兴寺阁 磻溪石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新年五首 新年五首 新年五首 新年五首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 清远舟中寄耘老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读孟郊诗二首 池上二首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後复取而为使者 留别登州举人 入峡 寄周安孺茶 清远舟中寄耘老 出峡 赠昙秀 池上二首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夜烧松明火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独觉 种茶 新年五首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金山妙高台 和田国博喜雪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读孟郊诗二首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和蒋夔寄茶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泗州僧伽塔 大秦寺 秦穆公墓 别岁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起伏龙行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红梅三首 红梅三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穆父新凉 和穆父新凉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白帝庙 颜阖 巫山 和穆父新凉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题王逸少帖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 红梅三首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迁居临皋亭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滕县时同年西园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和孔周翰二绝 观净观堂效韦苏州诗 书焦山纶长老壁 石鼻城 守岁诗 渚宫 寓居合江楼 雨中看牡丹三首 雨中看牡丹三首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续丽人行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 渚宫 妒佳月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东楼 江西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雨中看牡丹三首 舟中夜起 续丽人行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东湖 减字木兰花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上元侍宴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 孙莘老寄墨四首 孙莘老寄墨四首 孙莘老寄墨四首 山村五绝 山村五绝 山村五绝 山村五绝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归去来集字十首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孙莘老寄墨四首 山村五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慈湖夹阻风五首 慈湖夹阻风五首 慈湖夹阻风五首 慈湖夹阻风五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雨中过舒教授 戏子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和子由踏青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 登州海市 待旦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 岘山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芙蓉 王维吴道子画 诅楚文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 纸帐 再和二首 再和二首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诅楚文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 新城道中二首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 观棋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东坡八首 九日次韵王巩 水调歌/水调 竹枝歌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山茶 倦夜 山茶 再用前韵 夜泛西湖五绝 夜泛西湖五绝 夜泛西湖五绝 夜泛西湖五绝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 再用前韵 再用前韵 夜泛西湖五绝 甘露寺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 书林逋诗后 阳关曲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秋怀二首 寒食夜 秋怀二首 念奴骄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望海楼晚景五绝 望海楼晚景五绝 望海楼晚景五绝 洗儿 望海楼晚景五绝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 题金山寺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 初发嘉州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桃花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和陶拟古九首 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初到黄州 和子由论书 踏青游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惜花 试院煎茶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一丛花 初春病起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纵笔 促织 赠僧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汲江煎茶 汲江煎茶 失题 游金山寺 睡起 南乡子 集句 和董传留别 阳关曲 中秋月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再和 再和 再和 再和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记梦 满江红 怀子由作 竹枝词 送别 黄河 殢人娇 雨中花/夜行船 茶诗 醉翁操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蝶恋花 密州上元 天仙子 古意 江神子/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牡丹 牡丹 杂诗 导引 导引 绝句 绝句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失调名 梅花 海棠 醉蓬莱 少年游 无题 无题 春日 苏幕遮 江城子 别徐州 行香子 行香子 永遇乐 洞仙歌 洞仙歌 南歌子 南歌子 如梦令 如梦令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清平乐 水龙吟 水龙吟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满江红 点绛唇 满庭芳 渔家傲 虞美人 浣溪沙 念奴娇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西江月 西江月 临江仙 满庭芳 鹧鸪天 定风波 定风波 定风波 定风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定风波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苏轼
苏轼又名苏东坡,著名北宋文学家

全 名 苏轼 别 名 苏东坡、苏文忠、苏仙、坡仙、苏玉局


子瞻、和仲 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眉州眉山 出生日期 1037年1月8日


逝世日期 1101年8月24日 逝世地 常州


主要成就 古文创作:“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创作:宋诗大家、豪放派代表 书法创作:“宋四家”之首 主要作品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


官 职 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谥 号 文忠

苏轼基本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父为苏洵,弟为苏辙,  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 ,赐进士及第 (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佥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苏轼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

  

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年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获得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和小试官梅尧臣的赏识。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皆不知此句出处,便将他从第一降至第二(一说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放榜后,苏轼谒谢,梅尧臣问苏轼此句出处,苏轼回答是《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阳修等回去查,没查到。苏轼便说他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欧阳修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翌年二月,三苏重返汴京。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洵试秘书省校书郎。

  嘉祐六年(1061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九月,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又通过学士院的考试,任直史馆。

  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使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不时泄出,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富有的百姓争相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会动摇,我和谁来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冲毁城墙。”驱使富民重新回到城里。苏轼到武卫营,呼喊士兵长官说:“河水即将冲毁城墙,事情危急,虽然你们是禁军,但也请你们为我尽一点力。”士兵长官说:“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辈小人,应当效命。”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畚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头起戏马台,尾连着城墙。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墙露出水面仅仅只有三版那么高。苏轼搭建小草屋住在城墙上,路过自己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又请求征调明年夫役增筑徐州旧城,修建木质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二任杭州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

  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病坊,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苏轼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来往行人。吴地百姓种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水草不再生长。把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费用,取救济荒灾剩余的一万缗钱、万石粮食;以及申请得到的一百张僧人度牒用来雇募民工。长堤筑成,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

  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身逝常州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主要影响


  

文学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

  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苏轼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艺术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  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苏轼是高踞于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及其实践发展史之分水岭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历史评价


  

总体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历代评价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引,俞文豹《吹剑录》作“吾为子孙得两相”。)

  王辟之: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至于书画,亦皆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真迹者,重于珠玉。子瞻虽才行高世而遇人温厚,有片善可取者,辄与之倾尽城府,论辨唱酬,间以谈谑,以是尤为士大夫所爱。间遭佥人媒孽,谪居黄州。有陈处士者,携纸笔求书于子瞻,会客方鼓琴,遂书曰:“或对一贵人弹琴者,天阴声不发,贵人怪之,曰:‘岂弦慢邪’对曰:‘弦也不慢。’”子瞻之清谈善谑,皆此类也。

  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

  黄庭坚:①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子瞻〈醉翁操〉》)  ②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跋东坡墨迹》)  ③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酣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题东坡字后》)

  刘安世: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祜则虽与老先生(指刘安世所师从的司马光)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也。(马永卿辑《元城语录》)

  晁无咎: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

  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直方诗话》,《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

  王灼:①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②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碧鸡漫志·卷二》)

  胡寅: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向芗林酒边集〉后序》)

  赵昚: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正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御制苏文忠公集序》)

  陆游:①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老学庵笔记》)   ②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徐度:(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却扫编·卷下》)

  王若虚:①晁无咎云:“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盖不更此境耳。”陈后山曰:“宋玉不识巫山神女,而能赋之,岂待更而后知?”是直以公为不及于情也。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士,正当如是。其溢为小词,而闲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辈,岂公之雅趣也哉?②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滹南诗话》)

  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辛稼轩词序》)

  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性情,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遗山文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

  脱脱: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王士祯:①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经堂诗话》)  ②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琐琐与柳七较锱铢,无乃为髯公所笑?(《花草蒙拾》)

  袁枚: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随园诗话》)

  周济: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介存斋论词杂著》)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曾国藩文集(五)》)

  刘熙载:①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②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③东坡《定风波》云:“尚余孤瘦雪霜姿。”《荷花媚》云:“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④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方外白玉蟾诸家,惜未诣此。(《艺概·卷四》)

  蔡嵩云: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王鹏运:北宋人词,如潘逍遥之超逸,宋子京之华贵,欧阳文忠之骚雅,柳屯田之广博,晏小山之疏俊,秦太虚之婉约,张子野之流丽,黄文节之隽上,贺方回之醇肆,皆可模拟得其仿佛。唯苏文忠之清雄,夐乎轶尘绝世,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相悬,宁止才华而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词家苏辛并称,其实辛犹人境也,苏其殆仙乎!(《半塘遗稿》)

  沈曾植:“东坡以诗为词,如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此《后山谈丛语》也。然考蔡绦《铁围山丛谈》,称:“上皇在位,时属升平。手艺之人有称者,棋则有刘仲甫、晋士明,琴则有僧梵如、僧全雅,教坊琵琶则有刘继安,舞有雷中庆,世皆呼之为雷大使,笛则孟水清。此数人者,视前代之技皆过之。”然则雷大使乃教坊绝技,谓非本色,将外方乐乃为本色乎?(《菌阁琐谈》)

  陈洵: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夏敬观:①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后之学苏者,惟能知第二乘,未有能达上乘者,即稼轩亦然。②东坡《永遇乐》词云:“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此数语,可作东坡自道圣处。(《吷庵手批东坡词》)

  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人间词话》)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钱穆:①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②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彩,所以他们对于世务,认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准。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国史大纲·第六编 两宋之部·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

  李志敏:“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黄锦祥:“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王进玉:“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


苏轼轶事典故


  

应考趣闻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赏识,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建筑苏堤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多条长堤。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秋,徐州大水围城。苏轼通知大家“备畚锸,蓄土石,积刍茭”,同时急调5000人加固城基、高筑城墙。苏轼在水情严峻的城南,组织徐州军民修筑了一条防洪长堤。《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明嘉靖《徐州志·山川·苏堤》:“宋苏轼守徐时,河决为患,因筑以障城,自城属于台,长二里许,民赖以全,活着众,今尚存。”徐人至今思焉。

  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元祐六年(1091)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城区)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南北不二

  晚唐五代以来,文人对《坛经》的阅读和接受更为普遍与深入。据《坛经》记载,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大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苏轼接受了这种“南北不二”的观念,并在《闻潮阳吴子野出家》一诗中表达了“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的思想。在此诗之前,他在《送小本禅师赴法云》中也曾有“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的说法。

  在“南北不二”观念的影响下,苏轼逐渐将南北融为一体,这在他的诗歌中多有表露,如“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既然“南北”本无分别,那么随心适意的生活状态便成了苏轼的人生追求,所谓“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这种思想:“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之所,便是故乡。南北融合的思想观念以及“随缘自娱”的生活心态,对苏轼的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心态的平和缘自对《坛经》南北观念的接受和对佛禅义理的深入理解,也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让苏轼与南宗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谪居岭南时期,他在诗歌中多次表达了对南宗禅的向往:“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南行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

  

宽容大度

  苏轼在杭州上任之初,都商税务捕到一个逃税的人,是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冒用苏轼的名衔密封两大卷轴要送到京师苏辙的府第。苏轼问他卷轴里装什么东西。吴味道惶恐地说:“我今年秋天荣幸地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凑集了十万钱做为赠别的礼物送我。我买了四百丈建阳薄丝,但想到沿路所有的税务官署都要抽税,到京城时怕剩下不到一半数,所以私下设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且爱提携奖掖读书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苏辙)而已。纵然事情败露,也一定能得到宽恕。’于是假借先生的名衔把丝封了起来。来到此地,却不知道先生已经先来到这里任职。真是倒霉,我也无话可说了。”

  苏东坡看了好一会,笑着让管文书的家仆把旧封条除去,换题上新的名衔,附上“送至东京(今河南开封)竹竿巷”字样的笺条,又亲手写了一封给弟弟苏辙的信交给吴味道,说:“前辈这回即使拿到上天去也无妨了。”

  第二年,吴味道考中进士,特地前来答谢。

  

程苏结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美食大家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

  《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雷州西湖

  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

  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

  

朝云识我

  苏轼一日饭后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内中所装何物,一婢说是文章,一婢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独有王朝云朗声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寄托了苏轼人生之感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是传诵一时的名篇,朝云亦常为其吟唱。但每每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朝云便会感于句中所寓的悲情而恸哭不能自已,她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正因为朝云是这样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她死后苏轼竟“终生不复听此词”。

  元丰六年(1083年),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取名遯儿。“遯”即“遁”也,表达了其时苏轼已无意官场的决心。苏轼被贬惠阳时已年近花甲,虽然他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放达,但人们都明白他在政治上已很难东山再起。随着家势的每况愈下,曾经簇拥在他身边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陪他的只有朝云。

  苏轼到惠阳的第三年,朝云染瘟疫不幸亡故,年仅34岁。“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这是在朝云死后,苏轼无奈而深情的低语。

  

佛禅因缘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在不少诗文用此号署名,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巨大影响,使苏诗具有更为深邃的精神境界和更为洒脱的人生情怀。苏轼在学佛过程中主要吸取了华严宗“圆融无碍”的宇宙观和禅宗心性本净、见性成佛的顿悟学说,形成空静圆通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在黄州时苏轼常与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  “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苏轼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有僧友维林陪伴,可见禅宗义理对他生命的慰藉。在绝笔诗《答径山琳长老》中,他写道:“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这里不仅有对生命“无身则无疾”这种《金刚经》式的禅辩,还有对于生老病死之苦的超脱,也是苏轼思想臻于至境的表达。


苏轼人际关系


  

先辈

  

祖父:苏序

  字仲先,官至大理评事,后赠太子太傅。

  

祖母:史氏

  追封嘉国太夫人。

  

父亲: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史书记载其与程氏共有三子三女,然长子苏景先与长女、次女早夭。

  

母亲:程氏

  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平辈

  

姐姐:苏八娘

  亦称苏小妹,苏轼之姐,长苏轼一岁,成年后嫁表兄程之才,婚后不得志,抑郁而终。

  

兄长:苏景先

  早夭。

  

弟弟:苏辙

  唐宋八大家之一。

  

妻子:王弗

  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婚后二人恩爱甜蜜。结婚十一年因病逝世,得年二十七。苏轼四十岁时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

  

妻子:王闰之

  王弗堂妹,王弗逝去三年后嫁给苏轼。苏轼五十八岁时逝世,得年四十六。

  

侍妾:王朝云

  原为歌妓。三十八岁时的苏轼赎十二岁的朝云,后收为侍妾。她陪伴苏轼度过仕途不顺的岁月,卒于绍圣三年,得年三十四。

  

后辈

  

长子:苏迈

  妻王弗所生。

  

次子:苏迨

  妻王闰之所生。

  

三子:苏过

  妻王闰之所生。

  

四子:苏遁

  妾王朝云所生,未满周岁而卒。

  

儿媳:欧阳氏

  苏迨之妻  ,欧阳修孙女,欧阳棐女儿。


苏轼个人作品


  

诗文作品

  

苏轼部分诗作

  春宵,后赤壁赋,和子由踏青,雪后北台书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海棠,上元侍宴,望海楼晚景,和子由渑池怀旧,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花影,题西林壁,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赤壁赋,游金山寺,惠崇春江晚景,三月二十九日二首,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东栏梨花,赠刘景文,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部分词作

  水龙吟·雁,阳关曲·中秋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念奴娇·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醉翁操·琅然,行香子·过七里滩,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哨遍·为米折腰,永遇乐·明月如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点绛唇·不用悲秋,永遇乐·长忆别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密州上元,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洞仙歌·冰肌玉骨,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洞仙歌·江南腊尽,南乡子·霜降水痕收,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满庭芳·三十三年,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南乡子·送述古,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少年游·去年相送,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部分散文

  黠鼠赋,留侯论,记游定惠院,刑赏忠厚之至论,策别训兵旅三篇,进策,随记集,正统论,重巽以申命论,策别课百官六篇,晁错论,荀卿论,贾谊论,天石砚铭(并序),策别安万民六篇,范增论,东坡志林,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策别厚货财二篇,大臣论,论积欠状,再上皇帝书,议学校贡举札子,策断四篇

  

书画作品

  

书法作品

  宝月帖,江上帖,怀素自序,洞庭春色赋,,北游帖,近人帖,梅花诗帖,李白仙诗帖,赤壁赋,令子帖,人来得书帖,新岁展庆帖,东武帖,一夜帖,中山松醪赋,黄州寒食诗帖,渡海帖,宸奎阁碑,祭黄几道文卷,与范子丰,次辩才韵诗,致南圭使君帖,致若虚总管尺牍,答谢民师论文帖,次韵秦太虚诗帖

  

绘画作品

  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潇湘竹石图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