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赵嘏诗词作品集: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 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寒塘 重阳 赠别 喜张沨及第 池上 宿楚国寺有怀 赠别 齐安早秋 忆山阳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南园 南池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灵岩寺 四祖寺 赠道者 杂曲歌辞·昔昔盐·恒敛千金笑 沙溪馆(一作仙娥驿) 赠馆驿刘巡官 咏端正春树 池上 僧舍二首 宛陵馆冬青树(一作汉阴亭树) 落第 重阳日即事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咏端正春树 吴门梦故山 春日书怀 听蝉 僧舍二首 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冷日过骊山(一作孟迟诗) 赠张濆榜头被驳落 喜张濆及第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赠桐乡丞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客至(一作许浑诗) 重阳日示舍弟(时在吴门) 代人赠杜牧侍御(宣州会中) 浙东赠李副使员外 山阳卢明府以双鹤寄遗,白氏以诗回答,因寄和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花园即事呈常(一作韦中丞)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早发剡中石城寺 登安陆西楼 东望 越中寺居 江边 东归道中二首 昔昔盐二十首·彩凤逐帷低 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 虎丘寺赠渔处士 杂曲歌辞·昔昔盐·一去无还意 杂曲歌辞·昔昔盐·空梁落燕泥 杂曲歌辞·昔昔盐·水溢芙蓉沼 将发循州社日于所居馆宴送 寒食离白沙 宿长水主人 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 汉阴庭树 过喷玉泉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题僧壁 赠解头贾嵩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寄梁佾兄弟 山中寄卢简求 别牛郎中门馆 婺州宴上留别(一作婺州宴留上萧员外)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送韦中丞 落第寄沈询 入蓝关 发青山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别李谱 吴门梦故山 宿僧舍 送李给事(一作萧俛相公归山) 遣兴二首 座上献元相公 访沈舍人不遇 代人听琴二首 寄远 听蝉 四祖寺 赠皇甫垣 新月 东亭柳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经王先生故居 寻僧 宿僧院 宣州送判官 赠女仙 南亭 南园 南池 西江晚泊 发柏梯寺 寻僧二首 酬段侍御 淮南丞相坐赠歌者虞姹 寄裴澜 途中 寄卢中丞 经汾阳旧宅 赠五老韩尊师 江上与兄别 茅山道中 广陵道 留题兴唐寺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翡翠岩 宛陵望月寄沈学士 赠薛勋下第 重阳日寄韦舍人 歙州道中仆逃 千秋岭下 吕校书雨中见访 赠王明府 赠歙州妓 商山道中(一作度商山晚静,又作净)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题段氏中台 题曹娥庙 出试日独游曲江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冷日过骊山(一作孟迟诗) 广陵城(一作孟迟诗) 长信宫(一作孟迟诗) 宫乌栖 悼亡二首 赠张濆榜头被驳落 寄山僧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哭李进士 赠桐乡丞 泗上奉送相公 八月二十九日宿怀 寄前黄州窦使君 春酿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下第 华清宫和杜舍人(一作张祜诗) 秋日吴中观贡藕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将发循州社日于所居馆宴送 寒食离白沙 宿长水主人 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 汉阴庭树 过喷玉泉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沙溪馆(一作仙娥驿) 题僧壁 赠解头贾嵩 赠馆驿刘巡官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寄梁佾兄弟 山中寄卢简求 别牛郎中门馆 婺州宴上留别(一作婺州宴留上萧员外) 送韦中丞 落第寄沈询 入蓝关 发青山 和杜侍郎题禅智寺南楼 别李谱 宿僧舍 送李给事(一作萧俛相公归山) 遣兴二首 座上献元相公 访沈舍人不遇 代人听琴二首 灵岩寺 寄远 赠皇甫垣 新月 东亭柳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经王先生故居 寻僧 宿僧院 宣州送判官 赠女仙 南亭 西江晚泊 发柏梯寺 寻僧二首 酬段侍御 寄裴澜 途中 寄卢中丞 经汾阳旧宅 赠五老韩尊师 宛陵馆冬青树(一作汉阴亭树) 落第 江上与兄别 茅山道中 广陵道 留题兴唐寺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翡翠岩 宛陵望月寄沈学士 赠薛勋下第 重阳日寄韦舍人 歙州道中仆逃 千秋岭下 吕校书雨中见访 赠王明府 赠歙州妓 商山道中(一作度商山晚静,又作净)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题段氏中台 题曹娥庙 出试日独游曲江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广陵城(一作孟迟诗) 长信宫(一作孟迟诗) 宫乌栖 悼亡二首 寄山僧 重阳日即事 重阳 哭李进士 泗上奉送相公 八月二十九日宿怀 寄前黄州窦使君 春酿 下第 华清宫和杜舍人(一作张祜诗) 秋日吴中观贡藕 赠曹处士幽居 江亭晚望 献淮南李仆射 三像寺酬元秘书 重游楚国寺 春尽独游慈恩寺南池 泊凫矶江馆 旅馆闻雁别友人 洞庭寄所思 赠陈正字 赠李从贵 寄浔阳赵校书 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下第后上李中丞 杜陵贻杜牧侍御(一作题杜侍御别业)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山阳即席献裴中丞 山阳韦中丞罢郡因献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舒州献李相公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赠李秘书 王先生不别而去 赠王先生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早出洞仙观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俶 送沈单作尉江都(一作许浑诗) 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一作薛逢诗) 送剡客(一作薛逢诗)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送张又新除温州 答友人 广陵答崔琛 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 江上逢许逸人 秦中逢王处士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一作楚州宴花楼) 浙东陪元相公游云门寺 自遣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寒食新丰别友人 代人赠别 别麻氏 送李裴评事 送卢缄归扬州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 淮信贺滕迈台州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献淮南李相公 寄归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 降虏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师不下寺已五年) 送僧归庐山 二(一作寒食遣怀) 上令狐相公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经汉武泉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 题横水驿双峰院松(一作横水馆双松)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宿灵岩寺(即古吴官) 长洲 旅次商山 经无锡县醉后吟 赠越客 洛中逢卢郢石归觐 送友人郑州归觐 晓发(一作姚鹄诗) 重寄卢中丞 风蝉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昔昔盐二十首·那能惜马蹄 昔昔盐二十首·一去无还意 昔昔盐二十首·今岁往辽西 昔昔盐二十首·前年过代北 昔昔盐二十首·空梁落燕泥 昔昔盐二十首·暗牖悬蛛网 昔昔盐二十首·倦寝听晨鸡 昔昔盐二十首·惊魂同夜鹊 昔昔盐二十首·蟠龙随镜隐 昔昔盐二十首·长垂双玉啼 昔昔盐二十首·恒敛千金笑 昔昔盐二十首·风月守空闺 昔昔盐二十首·关山别荡子 昔昔盐二十首·织锦窦家妻 昔昔盐二十首·花飞桃李蹊 昔昔盐二十首·水溢芙蓉沼 昔昔盐二十首·蘼芜叶复齐 昔昔盐二十首(以薛道衡诗每句为题)·垂柳覆金堤 陪崔璞侍御和崔gC春日有怀 寄道者 书斋雪后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 杂曲歌辞·昔昔盐·那能惜马蹄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杂曲歌辞·昔昔盐·前年过代北 杂曲歌辞·昔昔盐·暗牖悬蛛网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杂曲歌辞·昔昔盐·彩凤逐帷低 杂曲歌辞·昔昔盐·蟠龙随镜隐 杂曲歌辞·昔昔盐·长垂双玉啼 杂曲歌辞·昔昔盐·风月守空闺 杂曲歌辞·昔昔盐·关山别荡子 杂曲歌辞·昔昔盐·织锦窦家妻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 杂曲歌辞·昔昔盐·花飞桃李蹊 杂曲歌辞·昔昔盐·蘼芜叶复齐 杂曲歌辞·昔昔盐·垂柳覆金堤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江上与兄别 婺州宴上留别 茅山道中 江上逢许逸人 广陵 题曹娥庙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赠歙州妓 题开元寺水阁 览卷赠张山人 东望 松江 重游楚国寺 洞庭寄所思 寄浔阳赵校书 南园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题僧壁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 到家 [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江楼有感 闻笛 长安秋望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赵嘏
赵嘏简介

全 名 赵嘏

赵嘏赵嘏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赵嘏赵嘏的轶闻故事


  江苏山阳人赵嘏,字承祐,他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考取进士。①事实上,他的诗名早就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到他们府衙里作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只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那年秋天,心中不无懊恼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被大诗人杜牧看到,②杜当即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呵!

  后来赵的诗名越发响了,就连身居皇宫中的宣宗也都知道他。一次退朝后,宣宗便问宰相:“诗人赵嘏现在担任了好官吗?爱卿可把他的诗作拿来我看。”本身也是诗人的宣宗把赵嘏的诗集一打开,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首《题秦诗》,其中有句子云: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自身同时也算是政治家的宣宗当即便愣住了,他很不高兴诗人赵嘏对时局作出这样的解释和拥有如此的看法,尽管那都已属于陈年老帐了;因此,赵诗人升官愿望也就泡汤了。

  这无疑是悲哀的;但更为悲哀的,赵诗人的家事居然也陷入了令人惆怅不已的境地呢。

  早些时候,曾经把家安顿在浙西的赵嘏,为了只身西上京城求取功名,便跟他的爱妾商量好,让她在家奉养他母亲;待功名一旦有了眉目,他便来接取她和母亲到长安去。

  只是许多事情往往难以预料。中元节那天,鹤林寺里人山人海,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以希企自身的愿望能够实现;而赵嘏家里那容貌美丽异常的爱妾也来随喜这场法会。

  正当大家虔诚叩拜神佛之际,一位大官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过来,一时间,众人走避不及。这大官一进来,一眼便瞥见了夹杂在众人堆里的赵嘏爱妾,随即吩咐手下兵士把她强行拉走。方丈见对方是权势极大的浙帅,竟也不敢去多嘴了。而众人更因不知就里,刹那间便都傻愣在了那里,呆立着不敢吱声。

  到了第二年,业已考取进士的赵嘏在获悉这不幸消息后,自忖他还难以跟这浙帅的威权较量,就只有自怨自艾的份儿了。面对眼前这越发黑暗下来的天色,他一边含泪喝着苦涩的烈酒,一边低声吟道: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③

  由于该诗关系到赵诗人这么一个令人凄惨欲绝的身世,它很快便传开了。而此时,浙帅也听到了该诗,觉得自己也真是太过分了,遂派人把她送还给寓居在长安城里的赵嘏,并捎寄一封书信以表自己那深切的歉意。赵嘏当时正好有事要到关外去,在途经横水驿之际,骑在马上的他凑巧跟这爱妾邂逅了;夫妻两人便抱头痛哭起来。然而谁能料到,这整整哭了一夜的赵嘏爱妾,第二天天一亮,她竟香魂渺渺,玉魄悠悠,再也没能醒过来了。遭此骤然变故,赵嘏当即悲痛欲绝,并把她埋葬在横水北面容易被太阳照射到的高旷之地。

  但赵嘏对爱妾的思念却越发深沉了,白天里他便觉得她那美丽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晃动。不久,尚处在盛年的赵嘏终因悲痛过度而去世。这可真是一桩令人为之悲哀不已的情事啊!

  按:① 此据《北梦琐言》卷七及《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而《郡斋读书志》及《唐诗三百首续选》等则以为会昌四年中进士。至于《唐才子传》则前后龃龉,在赵本传称二年,而在《马戴传》则又称四年。② 此七律诗题作《长安秋望》,《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续选》同之;而《全唐诗》则作《长安晚秋》,一作《长安秋夕》。几,一作“数”。诗中另有异字不再出校。③ 关于沙吒利之事,具见拙著《唐诗故事余录·章台柳下感情深》,兹不赘。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