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数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称(ㄔㄣˋ)数」指相称合宜的道理和数术;语见〔苟子·富国篇]「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蔻余谓之称数。」荀子描写明主本诸王道以礼义法度治天下时人人各因其才德得其禄位。长幼尊卑贵贱亲疏皆各有其相称的礼节称其身分地位如天子朝服以朱色为质诸侯以玄色为质均戴高冕大夫则戴低冕士人则戴皮帽。居官位者必有相称的品德俸禄的给发必有相称的官位。士人以上的贵族必受礼乐的节制庶人百姓则受律法制裁。测量土地大小以立国计算地力以养民衡量人民的能力分派劳役要使人民能胜任劳役使劳役产生的利益足以福利人民使人民日常用度衣食收支相抵年年积蓄有余就是相称合宜的道理。 根据荀子学说依照礼法使适当的人得到适当的职位使其才能有所用可说是治道的根本而这即是「称数」的道理荀子也称之为「礼法之大分」(分及本也)如〔王霸篇〕中说:「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辨即治也)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也就是说圣王儒者根据才德能力任命官守使士农工商、百工技艺各得其所各守其分。内外一致言行如一如此天下均平大治天子只需恭己无为。这就是所有王者共循之道也是礼法的根本。 「称数」与「礼法大分」中所言尚贤使能的道理是荀子礼治思想的衍生发挥。「礼」原是规范个人行为举止的法则进而成为规范人群秩序和分工合作的准绳则「尚贤使能」或「论德使能」为治道礼法的根本是荀子一贯「德治」或「功绩政治」(meritocracy)的主张。(参见「王道、「治辨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