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史部为中国图书分类四分法中的一个部名它通常都排在四分法中的第2位分类载录各种具史料价值的书籍。 汉代时史部尚未出现当时的史书如〔太史公书〕或早期的史书如〔战国策〕、〔国语〕等〔汉书艺文志〕均将之放在六艺略的春秋类中。晋代荀勖作〔中经新簿〕首创四分法以甲、乙、丙、丁为四部名称将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诸书入丙部诸史书才出现独立自成一部的趋势。至东晋时李充作〔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中经新簿〕乙、丙2部的内容互换史书自成一部的情势和在四部中的次第才趋稳固。可惜这两部书目均未传世详细内容不得而知。 史部真正完成是在〔隋书经籍志〕。该志采取四分法史部排在第2位下分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这是以后一千余年史部的基础类别后代除了陆续新创出时令、诏令奏议、史评、史学、史钞纪事本末等类别外其他各书目的史部大抵都不离〔隋书经籍志〕史部的架构。
史部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我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称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