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孟麟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史孟麟字际明号玉池常州宜兴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疏幼少詹事黄洪宪典试作奸左都御史吴时来沮抑言路执政又庇之格不行乃罢归。后再迁吏科都给事中三王并封议起孟麟、于孔兼等力争之;尚书孙鑨、考功郎中赵南星掌癸巳京察孟麟实佐之南星以谨言被斥孟麟亦引疾归。寻又召拜太常寺少卿孟麟以仕途艰险无所展布复以疾去。 孟麟素只名节更参与东林讲会时望益重;家居十五年召复旧官会覩挺击事疏请册立皇太孙绝群小觊觎之望帝怒诏降五级谪两浙盐通判官;熹宗立迁南京礼部主事累擢太仆卿。 孟麟师事顾宪成为学好谈工夫说:「夫求识本体即是工夫无工夫而言本体只是想像卜度而已非真本体也。」孟麟于阳明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作性善说辟之;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原与性无善无不善不同。性以理言理无不善安得云无;心以气言气之动有善有不善而当其藏体于寂之时独知湛然而已安得谓之有善有恶乎。」又说:「此工夫即本体是仁与恭、敬、忠原是一体如何分得开;此方是其当下方是真自然。……且当下全要在关头上用力不用真工夫却没有真本体。放夫子指点不处不去的仁体却从富贵贫贱关头;孟子指点不受不屑的本心却从得失生死关头。故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造次颠沛必于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都是关头时的当下此时能不走作才是真工夫才是真本体才是真自然才是真当下。」孟麟又指出:「古人以心为严师又以师心自用为大戒于此参得分明当有会处。」均是其为学重工夫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