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文儒与执守经书说法的世儒相对;王充在〔论衡.书解〕中说:「着作者为文儒。」文儒指学识渊博能着书立说的儒者。王充认为世儒说经都只是虚说文儒的着述才是卓绝不循的实篇不过世俗之人却未必能如此分辨;王充在〔书解〕篇中曾引述一般世俗对文儒不恰当的误解为:「文儒为华淫之说于世无补故无常官;弟子门徒不见一人身死之后莫有绍传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是说俗人认为文儒的议论华而不实对社会毫无补益故其自身遭遇凄凉冷落。王充辩驳说:「文儒之业卓绝不循人寡其书业虽不讲门虽无人书文奇伟世人亦传。……案古俊乂着作辞说自用其业自明于世。世儒当时虽尊不遭文儒之书其迹不传。」认为文儒虽然门庭冷落但因着作奇伟不凡世人自会加以流传如周公制礼乐孔子作春秋正是卓越非凡、不循常规的。又如汉世文章之徒有陆贾、司马迁、刘向、扬雄等才能如同奇人名声并不靠别人得来都是文儒一类的人。反而世人传闻的话家鲁申公害家欧阳生等世儒却是靠司马迁对他们加以记载才得以流传于世;可见世儒不如文儒。 王充又认为文儒其实是胸怀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学说博览古今下笔万言但却不得重用;究其原因是没有得到推荐、任用和提拔〔效力〕篇说:「文儒怀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其难推引非徒任车之重也。荐致之者罢赢无力遂却退窜于岩穴矣。」又说:「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举荐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说政事之务乎?」王充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不是文吏也不是儒生而是乏人推荐的文儒。 在〔论衡〕中王充从三个角度区分儒者其一从学问区分:有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四个级别;其二从服务社会的方式区分:有从事教育的世儒和着书立说的文儒前者指儒生、通人后者主要包括文人与鸿儒;其三从对待社会环境的态度区分:有随波逐流的世儒和坚守高志的文儒前者易与文吏趋近追名逐利后者默默无闻着书立说。王充对上述的区分不免带有情感色彩因为无论政治文吏、世儒、或是文儒王充都曾经历过以其自身的遭遇说是当时不曾显达的失意者因而最欣赏文儒。至于退而撰写〔论衡〕痛疾虚妄启发思考其着作对社会有深远影响从学术史的角度看不但超过名闻当时的五经博士也超过建国君民的帝王将相这类例证从孔子退而修传书、作春秋以来大有人在也不只王充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