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玄德意指幽深的德性是老子用来形容自然之道所具备的性质。根据老子学说「道」是天地万物的化生原理「德」则是天地万物得自于「道」的性质。如〔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是宇宙的化生原理德是万物得自于道的本质本性配合具体的物质条件与适当的时空环境万物使可生长发展。所以宇宙万物没有不奉行自然之道重视自然本性的。「道」与「德」虽然化生万物却常因自然毫不居功老子称颂这深厚的德性是「玄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王弼本作「养」高亨改作「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自然之道化生万物使之生长蓄息长大成熟(「亭之毒之」河上公本作「成之熟之」)覆育承载无所不至。却不因此自私据万物以为己有;也不因此邀功自恃对万物有恩;更不因此专横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如此自然的德性真是崇高深玄无以名之。 同时老子也以「玄德」一辞形容理想为政者的德行。根据「绝圣弃智」、「少私寡欲」的原理老子在政治上采取「愚民政策」并且认为能把握这个政策约为政者可说是有「玄德」的了。如〔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如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还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老子认为智慧增益文明进步不但无助于人们品德提升反而使人趋向争夺自私自利(参见「无知无欲」、「绝圣弃智」)。上古善于守道为政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在治理人民的时候不求开发人民的智慧只以最朴质的自然之道感化人民使人民归于诚朴。这里「愚之」的「愚」并不是愚昧的意思「愚」与「智」相对后者指人为智巧欺骗詨诈前者则指自然纯朴诚实不欺。因此老子的「愚民政策」并不是独裁集权统治为确保政权运用的箝制思想欺蒙人民的手段而是以自然之道感化百姓的施政所谓「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在上位者施政如果清静无为无所炫耀则百姓淳朴敦厚;在上位的施政如果烦苛挠扰则百姓自会离道散朴多怀竞心。因此「愚民」的目的在使人类社会能安定于自然朴质的状态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需知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都是因为民智开敢变诈日出的缘故。所以以智巧狡诈治理国家是国家社会的祸害;不以这种方式治理国家是国家社会的幸福。能明白这两种道理的人可做为当政者的楷模典范。能明白为政之道效法典范楷模的人可说是有深厚崇高美德的人。崇高的美德既深且远与万物一起回归自然共同依循自然常理。 总结以上所说玄德或是指自然崇高伟大的德行或是指修道者(为政者)效法自然精神的美德前者的特质在不有不恃后者则在无为去智。
玄德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高深、幽潜的德性。《书经.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天地玄妙之理。《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托玄德长无衰。」《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佛教上指玄妙的功德。三国蜀刘备的字。参见「刘备」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