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汉学相关组词:

魔鬼学派 学校本位课程 直接教学 概念构图教学法 翻案文学 汉兆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经学研究论着目录 皇民文学 除法教学 英文教学 双语双向教学 沟通教学法 民俗文学 语文学习领域 庄子哲学 科学怪人 自学辅导法 视觉障碍学生的教学 合作学习教学法 乾嘉学术研究论着目录 教育管理学 正比例教学 协力学习 问答教学法 大叶大学 共同学习法 远距合作学习 大单元设计教学法 教育知识社会学 国立阳明大学 学习型态 中庸的道德哲学 教学历史观 海洋教育的教学取向 桑代克学习三定律 集合数教学 国防医学院 精熟学习 学习和生存 科学的课程理论 学习风格的理论 学习环境的营造 学习条件论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问题解决教学 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引导学习 学校是一种中产阶级机构 意义学习论 欣赏教学法 教学经营 探究式教学法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练习教学法 编序教学法 世新大学 宗教哲学 动机学说 资讯融入教学 学科教学 华梵大学 视听教学法 朝阳科技大学 国立彰化启智学校 教学一般模式 以目标计划为根基的学习 华夏技术学院 互动与互创学习 日期教学 区别化教学 学习的条件 发现式教学法 单学科测验 年表教学法 社会科教学的建构教学模式 英国公学 三元学习论 点对称教学 国立台湾大学 小数教学 网路探究式教学法 学术性向测验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和教学方法 宜兰县凯旋国民小学 开学前心理建设 国立清华大学 文山区实践国民小学 梯形教学 国立中山大学 社会学习论 有效教学论 版画教学 发表教学法 大同大学 学习型组织 新北市芦洲区成功国民小学 升学主义 学前特殊教育课程 醒吾技术学院旅运管理系 

汉学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汉学
   繁体: 漢學
   拼音: han xue
   读音: hàn xué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汉学造句
   组词,组成语: 

汉学解释

汉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汉学是指前汉、后汉四百年间的学术。曾国藩在[圣哲画像记]中指出:「自朱子表章周子、二程子、张子以为上接孔、孟之传后世君相师儒笃守其说莫之或易。乾隆中闳儒辈起训诂博辨度越昔贤别立徽志号曰汉学。摈有宋五子之术以为不得独尊而笃信五子者亦屏弃汉学以为破碎害道齗齗焉而未有已。」又其[欧阳生文集叙]亦云:「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均在说明汉学有别于宋学。
  清代学者姚鼐分中国学术为义理、词章、考证三途;依曾国藩的说法宋学为义理学汉学为考证学考证学注重名物度数义理学注重微言大义。
  由于王学末流流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诞妄似狂禅顾亭林等乃提出「经学即理学」之主张并举古代汉学以为学者准绳进而排斥宋代学术。自亭林攻击晚明学风空疏而以「经学即理学」为号召以后清代学风乃日趋朴实。
  中清学者戴东原为学在精求正诂通三代典章制度因以确知义理之归;他说:「今人读书尚未识字辄薄训诂之学;夫文字之未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未能通妄谓通其心志此惑之甚者也。」论者又曰:「有汉儒之经学有宋儒之经学一主于训诂一主于义理此愚之大不解者夫使义理可以舍经而求将人人凿空得之矣奚取乎经学。唯空凭胸臆之无当于义理然后求之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然后求之训诂训诂明则古经明而我心所同然之义理乃因之而明。占圣贤之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昧者乃歧训诂义理而二之是训诂非以明义理而训诂何为。义理不存乎典章制度必流入于异端曲说而不自知矣。」东原「凡事必追根寻源以明其真象广徵博据以断其是非无徵不信未获十分之见虽先儒之说亦不敢附和。」此种客观求证精神态度十分谨严东原此一治学精神可为正统经学派(正统汉学派)的代表。
  论乾、嘉学术不能不推原惠栋东原初期治经则颇受惠栋之影响。王昶撰[惠定宇墓志铭]曰:「自孔贾奉敇作正义而汉魏六朝老师宿儒专门名家之说并废。又近时吴中何氏焯、汪氏汾以时文倡导学者而经术益衰。先生生数千载后耽思旁证探古训不传之秘以求圣贤之微言大义于是吴江沈君彤、余萧客、朱君楷、江君声先后羽翼之流风所被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通经无不知信古而其端自先生发之。」以惠栋为清代朴学之先导。而惠栋一派治学方法梁启超尝以八字蔽之曰:「凡古必真凡汉皆好」。清代学术都推尊汉儒论者多称清学为汉学;其实初清顾、王、颜诸家所治并非汉学中清戴、段、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治亦非汉学其纯粹的汉学仅惠氏一派足以当之。
  中清惠栋一派之宗旨主张凡学说出于汉儒者皆当遵守不敢有所出入;其有敢指斥者则目为信道不笃。其后阮元(文达)辑[学海堂经解]即以此为标准故顾、黄、阎、胡诸名着皆摈不录盖以其不醇。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此派在清代学术界功罪参半。笃守家法令所谓汉学者壁垒森固旗帜鲜明此其功也;胶固、褊狭、盲从排斥异己以致启蒙时代之怀疑精神、批评态度几夭阏矣此其罪也。」
  惠栋尝谓:「汉人通经有家法故有五经师。训诂之学皆师所口授其后乃着竹帛所以汉经师之说立于学官与经并行……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余家四世传经咸通古义……因述家学作[九经古义]一书。」此可见惠氏一派治学「是古非今」专以「古今」为是非之标准。故王引之指称曰:「惠定宇先生考古虽勤而识不高心不细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论是非。」于惠栋一派之治学颇有微词。
  惠氏治学不问「真不真」唯问「汉不汉」且汉儒经说派别极繁其两说绝对不相容者甚多欲盲从其一则不得不驳斥其他。梁启超述中清正统派汉学家治学有独特之学风计列出特色十条其第九条谓:「正统派(汉学)学者喜专治一业为『窄而深』的研究此种为『学问而学问』之态度治一业而终身以之铢积寸累先难后获无形中可使后学者受一种人格的感召而奋兴问学。用此种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法治学能使吾辈心细读书得间能使吾辈忠实不欺饰能使吾辈独立不雷同能使吾辈虚受不敢执一自是。」认为清代汉学家客观治学之精神皎然有不可掩者不能一味排斥。
  探究清代学术思想之流变初清可谓为明学之反动时期以经世学为其学术之中心。中清为清学(汉学)全盛时期此期学术则以考据学为中心。钱牧斋[初学集.与卓去病论经学书]谓:「六经之学渊源于两汉大备于唐、宋之初其固而失通繁而寡要诚亦有之然其训故皆原本先民而微言大义去圣贤之门犹未远也。学者治经必以汉人为宗旨汉不足求之于唐唐不足求之于宋唐宋皆不足然后求之近代庶几圣贤之门仞可窥儒先之钤键可得。」此一议论虽俨然乾、嘉汉学家口吻然尚不失为持平之论。


汉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
  【造句】近年来汉学研究蔚为风尚已成世界显学。

2: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
  【造句】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以精于汉学闻名。


汉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考据故后世称朴学、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与宋代义理之学「宋学」相对称。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