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考据又称考证是一种探求学术真相的治学方法。考据工作往往因考据的对象或材料而有所不同然也有共通的原则如:(1)资料之收集:考据的对象往往是过去的事物为探求真象仅能仰赖文字资料或各种文物。(2)资料之检核:引用原始资料应注意真伪问题。引用二手资料应检查与原书是否相符解释是否周延?(3)归纳与演绎:将所收集的资料比较参究寻出通则是为归纳的应用;当寻得某些类例后也可预作假设再找类例证成这一预设或修正预设这就是演绎法的应用。 如果将治学过程分成数个层次则文献资料的考据仅是研究过程的第一层次而已。但此种层次所涉及的资料收集过程、论辨方法等实已构成一门学问的条件。若有某一时代的学者仅着重这一层次的工作而形成一种学术风气就可称为考据学或考据学派。 中新历代学者研究学术都有零星的考据工作。自明代后期杨慎开始考据逐渐形成一种学术风气至民国初年始渐衰歇。其中以清代的260余年最为兴盛。后人把清代的学术称为考证学原因即在此。最近数十年学术界批评考证学的甚多如:熊十力以清代的考据为排击高深学术;唐君毅则以为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降落。清人的考据所以遭受非议是因为他们把考据作为治学的全体过程段玉裁说:「考核者学问之全体。」(〔经韵楼集〕卷8)又说:「义理、辞章未有不从考核而得者…盖由考核以通乎性与天道既通性与天道而考核益精文章愈盛。」(〔经韵楼集补编〕卷上)这些话皆系误解考据的真义所致。
考据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诠释古书求其证据辨其真伪的学问。也称为「考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