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民歌、民谣(folk song)或民间音乐(folk music)系由民间哼唱发展而来有别于受过专门音乐训练或教育的作曲家的作品。一般认为民歌是所有音乐的起源。以我国来说西周、春秋战国都有民间音乐与民歌、民谣。〔诗经〕被音乐史家认定为我国最早的民歌总汇。〔书.舜典〕称合乐的曲调为歌;〔诗.魏风.园有桃〕谓徒歌为谣;〔传〕解释为「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李敬斋〔中华字源〕谓「谣徒歌也……无丝竹之类而独歌之。」世一书局印行〔最新标准字典〕用语体文解释为:「有乐器伴奏的叫歌没乐器伴奏的叫谣。如今通称民间歌曲叫歌谣。」〔中国音乐与乐器〕的作者李振纲也有相同的说法(见该书第22页)。 由于历史的发展加上各地风俗民情的差异不仅民歌民谣的内容发展极为广泛连作曲形式与演唱方式也有变化。民歌民谣包括劳动工作的歌曲(国人称之为号子)、谈情说爱的情歌、饮酒作乐的歌谣、讽今说古的歌曲、纪念有特殊贡献者或友朋的挽歌、叙述事物的曲子或是常常可以听到的山歌。 我国的劳动歌曲(号子)是从事劳动时伴随工作的步调而有节奏配合的歌谣人多一起劳作时调剂身心的民间音乐北方人称为「吆号子」而南方人称为「喊号子」。 山歌则大多于开阔之处或山坡地工作或休闲时吟唱。北方或高原地带的山歌特点在于粗犷而南方则较为柔和。 西方国家也都有其种族或地区的民歌民谣。这些民间歌曲最初都是口传下来与我国相同。虽然各国的民歌各有其特徵但是有些民歌却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有些苏格兰民歌与阿拉伯民歌有相似之处俄国吉普赛人民歌与巴西某些民歌也有雷同之处。 民歌谱成曲子之后大都保持其原始格调旋律方面尽量不做更动但在和声方面则受谱曲者以及时代的影响。原则上民歌最初是由其一个未知名的人所创作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年代经过一再增加或删减和声、节奏甚至一些旋律而变成现在的声调。所以有人认为民歌是集体创作的作品。 西方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冰岛的民歌及波兰的战歌(Bogurodzica)。西洋民歌参考资料:但可持(W. DancKert)〔欧洲民歌〕(Das europ?ische Volkslied 1939)倪托(B. Netti)〔民族音乐学之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 1964)劳力士(R.M. Lawless)〔美国民歌演唱者与民歌〕(Folksingers and Folksongs in America 1965)亨利(M.E. Henry)〔研究美国民歌的目录〕(A Bibl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 Songs 1937)。
民歌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民间创作并在民间流传的诗歌、曲子等。 【造句】各地的民歌乐曲往往真实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情感。 2:民谣。 【造句】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古代各地的民歌。
民歌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民间歌曲。指由民间创作产生并流行于民间富地方性色彩属于民间的通俗歌曲。也称为「民谣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