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兼爱相关组词:

爱斯基摩 国立仁爱高农 坠入爱河 悲喜兼集 切爱 惹人怜爱 爱群 术德兼修 爱好儿 永浴爱河 爱妾 遗爱人间 宝爱 作爱 母性爱 兼容并包 兼办 爱斯 亲爱精诚 徐爱 昵爱 觅爱追欢 兼毫 兼祧 戴爱莲 推诚爱物 厮敬厮爱 高情厚爱 笃志爱古 济世爱民 名利兼收 色衰爱寝 文武兼济 兼善天下 忧国爱民 仁民爱物 秦欢晋爱 德容兼备 才学兼优 材能兼备 才兼文武 才德兼备 兼而有之 倍道兼行 倍道兼进 昼夜兼行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人好士 爱人儿 爱莫之助 爱毛反裘 爱国如家 爱富嫌贫 爱丁堡大学 爱才好士 爱别离苦 勦抚兼施 兼管 文武兼备 剿抚兼施 威德兼施 品学兼优 杭爱山 爱莫助之 爱将 爱玉 兼用 爱才 爱姬 爱国者 人见人爱 爱人如己 兼任 兼爱 割爱 怜爱 爱民如子 兼任教师 酷爱 軟硬兼施 节用爱人 爱妻 兼程 爱怜 爱意 厚爱 仁者爱人 亲爱的 宠爱 兼具 大爱 兼并 爱新觉罗 示爱 兼修 博爱 横刀夺爱 自由恋爱 冬日可爱 相亲相爱 

兼爱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兼爱
   繁体: 兼愛
   拼音: jian ai
   读音: jiān ài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兼爱造句
   组词,组成语: 

兼爱解释

兼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兼爱」是墨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墨子为墨家的创始人名翟战国初年鲁国人约生于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约卒于周安王二十年(公元前382)。他曾学孔子之术、儒学之业后因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于是另立学派而与儒家并称为当世的「显学」。墨家学派的着作有[墨子]五十三篇传世为墨子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所谓「兼爱」乃不分等级差别的相互亲爱。墨子认为世间一切动乱的根源皆起于不相爱他在[兼爱中]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又说:「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算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墨子主张「兼相爱」以作为解决之道。他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墨子的兼爱思想主要包含两项要义:
  1.爱人若己爱无差等:即反对独知爱己的自私自利与有亲疏尊卑的宗法观念。儒家虽然亦主张「仁爱」但在爱人的程度上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原则而墨子则主张要视人如己、不分人我、不辨亲疏地彼此相爱。
  2.兼异于别 兼以易别:即贵「兼」而非「别」并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来取代「别相恶、交相贼」。墨子把「兼」与「别」对立起来认为「兼」是「生天下之大利者」「别」为「生天下之大害者」。他还认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所以他主张「别非而兼是」、「兼以易别」。
  后期墨家继承并发扬了墨子的兼爱思想把爱的对象作了无限的推广赋予「兼爱」以「周爱人」的新义。[小取篇]说:「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人爱。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而[大取篇]更将爱扩展至时间和空间的极限:「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世之人也。」此外后期墨家还提出「体爱」的观念将「人」与「己」视为一体重申爱人须如爱己并且不能出于个人私利否则就是「利爱」。他们甚至倡导「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以及「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即为了他人的利益虽牺牲个人也在所不惜超越了墨子原有的兼爱精神。
  墨家学派为了实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兼爱」理想所有门徒都穿着布衣草鞋日夜不休的奔走实践对于矫治当时社会弊病有着极大的贡献在教育上也起了以身示范的作用。


兼爱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广泛爱众人。《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战国时墨翟所倡导的学说。主张平等之爱无人己亲疏厚薄的不同。《墨子》的篇名。分上、中、下三篇。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