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健康行为乃指一个人在身心健全或罹患疾病的状况下针对本身的健康问题而有的对应方式。这些对应方式涵盖了自身所有的想法、感受、态度或采取的行动。 有关健康行为的分类学者专家的意见不一以下介绍其中的两种。 1.医疗社会学家的分类如凯丝(Kasl)和柯布(Cobb)于一九六六年指出健康行为应包括下列三类:(1)预防行为(preventive behavior):是指「自认健康的人在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为了预防或发现疾病所从事的活动」如接受预防注射等; (2)病感行为(illness behavior):是指「自己感觉有病的人为了确认健康的状态及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所从事的活动」如诉苦、向亲朋及受过医护训练的人员谘询; (3)病人角色行为(sick-role behavior):是指「自认有病的人为了痊癒的目的所从事的活动」如接受适当的治疗、全盘的依赖行为及导致对日当义务的某种程度的疏忽。 这种分类适用于建构解释及预测健康行为的理论。 2.卫生教育学家的分类如格林(Green)在一九七零年及一九八零年反应分成五个次元:(1)频率:在卫生教育计划中要求行为规则性地出现亦即同样的行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反复的出现;如定期牙齿检查、子宫颈抹片检查等; (2)早期性:在卫生教育计划中要求提早采取行动一旦症状出现立刻寻求诊疗以免耽误治疗;如孕妇的产前照顾愈早愈好等; (3)品质:在卫生教育计划中要求选择合适的医疗行为;如糖尿病患者选择低醣类的食物、高血压病人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医疗照护资源的选择等; (4)范围:在卫生教育计划中要求采取一组复杂的行动;如牙齿的保健计划中有时要求饭后洁牙、合适的膳食、定期检查牙齿及预防性的照护等; (5)持续性:在卫生教育计划中要求行为能长期的持续下去;如戒菸、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服药治疗等;或要求一组有时间顺序的行为之持续如一系列的预防接种、从初次接种到追加接种等。 这种分类适用于卫生教育的计划及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