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知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观过知仁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即是类。译成白话为:人的过失在于其属于某一类时便有这一类人的缺点;所以只要能够观察其人之过失处就可知道其是仁人与否。 人的行为和品性有关有优点也有缺点。行为表现优点的为功表现缺点的不免于过。所以当人表现出过错的时候便可从其过错类型看出他的真性情。〔朱熹集注〕引程子说:「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又引尹氏说:「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孔子认为并非只有小人才会犯过君子亦会犯过两者之不同在于所犯过错类型不同而已。孔子在教人观人之法时虽教以「观由察安」但从此章可以看出孔子待人之心却甚能宽恕。「其党未分之前可以过决之;其党既分之后可以过谅之。」(见程树德撰〔论语集释〕)部分注解将「仁」作「人」解使「观过知仁」成为「观过知人」其义亦通。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当观过知仁的对象为学生时至少具有两层的意义。首先必须观察了解学生所犯过错的类型从而对学生的性情加以了解然后给予适性的教育。其次不可因学生犯了错就「以过废人」而应该以体谅之心来看待学生所犯之过错给予改正的机会连君子都有犯爱厚之错时更何况涉世未深正在学习、需要指导的学生呢!
观过知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语本《论语.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谓观察过失便知其人仁或不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圣人说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
观过知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论语˙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谓观察过失便知其人仁或不仁。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圣人说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