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研究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观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或控制的情境下依据既定的研究目的对现象或个体的行为做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观察并依观察的记录做客观性解释的一种研究方法。由此定义几个基本概念必须注意: 第一观察研究必须在明确的目的下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进行其目的是要收集实徵资料来回答研究问题。一般说来运用观察法收集资料可以借以形成假设也可以借之验证研究假设或用来描述现况。 第二观察研究可在自然情境下实施也可在控制情境下进行前者称为自然观察研究后者称为实验观察研究。 第三观察研究必须有系统的记录观察结果;观察记录先要订定记录的项目与标准;依据已订定的项目与标准照实记录以及再将观察记录转换成可以分析与解释的资料。 第四观察研究必须具有信度和效度;观察的过程必须客观和标准化观察结果必须经得起他人检核而且要有效。 大体说来观察研究具有下列优点: 1. 可以收集非语文行为的资料例如教室内师生的互动表情和气氛及飙车青少年的行为等;在研究对象方面可以包含不能或不愿以语文自陈的受试例如未具语文能力的婴儿不识字的家长及行为偏差的学生等均可藉观察法来了解他们的行为。 2. 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收集资料因此被观察者的活动与行为较不会受到干扰。 3. 观察研究大都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所以研究者不仅可以持续观察特定行为的发展也可在一定间隔的不同时间追踪观察建立纵贯资料并供分析之用。 观察研究虽有上述优点但也有其限制:(1)由于观察系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因此研究者无法针对可能影响资料的无关变项作有效的控制; (2)观察研究多在自然情境下进行观察者在观察同时立刻作成记录很难取得被观察者的认可与接受; (3)由于观察程序费时费力所以观察的对象常是小样本因而影响结果的代表性和类推解释的普遍性;以及(4)由于观察的过程可能侵犯别人隐私故涉及敏感的问题(如夫妻间的亲密行为)即无法观察因而限制了观察的范围。
观察研究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