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陈抟为五代末宋初道教学者、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出身低微少时读〔诗〕、〔礼〕、〔书〕等尤重方药之书有拨乱济世之志。后唐明宗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睹政局动荡功名无望遂不求仕进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石室与道士李琪等为友。后周世宗好外丹术显德三年(956)召抟问其术抟以「陆下为天子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而答(〔资治通监、后周纪〕);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976~984)间陈抟应诏入京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陈抟学识渊博着述甚多。在易学方面强调「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聘;无于周、孔言语下的拘挛」(〔正易心法注〕)开创宋明易学研究的先河追随者甚众。所着〔无极图〕为象数学的邵雍所继承对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均有直接的影响。根据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四时运转的道理系统地阐述了内丹大道反对外丹方术认为「世人多取五金八石诸般草木烧之要觅大还丹岂不妄也。」(〔阴真君还丹歌注〕)成为宋元道教内丹派形成的理论基础。其着述大部分已亡佚今存〔阴真君还丹歌注〕收入〔道藏〕;〔易龙图序〕收入〔安岳县志〕等。道教奉为继老子、张陵之后的至尊称为「陈抟老祖」。其在道教哲学上的贡献较为凸出成为中语文化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陈抟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真源人(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五代时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着有《指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