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诚意就是使意念真诚、合理的修养工夫。〔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以好好色、恶恶臭譬喻意之诚即诚意是要自己的意念真实无妄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般。而要做到这样的地步便须毋自欺的慎独工夫。这两者十分明显人人都不能欺骗自己。所谓慎独朱子注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即是以独指意念人的意念是善是恶别人虽不知道自己则是很清楚的人须在自己的念头生起时省察其善恶而求真实地为善去恶去此自己才会感到惬意、满足而问心无愧。 〔大学〕下文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心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是从小人和君子作法的对比来阐明诚意的真义。小人平日行为不合理而在见到君子时便掩藏自己的不善故意作出善行来但这样的作伪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在别人看来小人的内心的真实情况表面上无论怎样掩饰还是清清楚楚的。人的内心真实情况一定会表现在外面。人如果能从自己的内心意念作省察的工夫才会因无愧于心而有广大和乐之感。所以必须从事慎独、诚意、不自欺的工夫。 在〔古本大学〕中关于诚意的部分除上述引文外还有一大段文字在朱子的〔大学章句〕中则认为是错简将之移往前面。王阳明则主张恢复〔大学古本〕的次序。 由于〔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如至而后意识。」则格物致知便是诚意的先行工夫。对此朱子认为必先通过对事物之理的了解方能使意真诚。王阳明则认为朱子这样解释不对因对事物之理的了解并不能保证一定会依理而行所以阳明认为致知格物是致良知来端正人意念的意思。就道德实践工夫上说阳明的说法较为切要。(参见「格物致知」)。明儒刘宗周(蕺山)则认为意是「好善恶恶」的即是「渊然有定向」的所以工夫是在于保存这好善恶恶的意或是使这意真实地表现出来。刘蕺山如此说诚意则意本身便是善的并不同于朱子及阳明所说的意是有善有恶的。即蕺山所说的意是超越的善意并非受感性影响的经验层的意。而有善有恶的意在刘蕺山则名之为「念」他是严格分意和念的。蕺山的诚意论是体证生命中本有的好善恶恶的善意这是他个人的哲学见解大概不如朱、王的较为切合〔大学〕原义。其实在实践时如果做到不欺骗自己不用种种理由允许自己做不该做的例如偷懒、敷衍之类就是最基本的诚意工夫。不自欺是诚的奠基处、不自欺才能不欺人。
诚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诚恳的心意。 【造句】他很诚意的邀请大家参加他的婚礼。 2:使意念真诚。语本《礼记.大学》。 【造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诚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心意诚恳。如:「他很有诚意的邀大家一起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