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中等教育是正规学校系统中介于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一般言之初等教育是第一阶段的教育以提供学童生活上共同必须的基本知能为目的。中等教育继此之后提供第二阶段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与性向以奠定彼等未来发展之适当基础为目的。高等教育则是第三阶段的教育以从事高深学术研究或提供专业技术训练为目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民中等教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受完初等教育的学生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八、九岁为止不问身家背景不分智贤愚驽大量涌入中等教育领域使中等教育的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 传统上中等教育是一种英才教育实施的是普通教育有若大学的预备阶段学生皆以准备升学为目标。教育机会开放之后中等教育的意义与范围均随之扩大过去为平民或下层阶级所设的学校如职业学校及小学向上延伸的高级部等统统加入中等教育的行列。于是中等教育除了普通教育之外同时亦将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包括在内;除了升学预备教育之外亦同时具有终结教育或完成教育的性质。俾为那些不再升学的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增进他们解决问题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由于中等教育涵盖的修业年限甚长因此在实施上有些国家将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譬如普通教育学校分为初级中学(初中)与高级中学(高中)职业教育学校分为初级职业学校(初职)与高 级职业学校(高职)。我国过去的中等教育即是如此分类并且还包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三年的师范学校在内。 唯自1968年(1968)实施九年国民教育之后初职停止招生逐年结束初中则改为中学画归国民教育范畴但仍具备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的性质。而师范学校早自四十九学年度(1960~1961)开始分年改制为师范专科学校复于七十六学年度(1987~1988)再次改制为师范学院属于高等教育部门。以目前的中等教育机构从学制来看大致包括中学、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等三类以及陆续试办的综合高中及完全中学。另外招收中学毕业生的五年制专科学校之一至三年级也可视为后段中等教育的一部分。
中等教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广义而言指所有介于初等与高等之间的教育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师范学校等。狭义则专指在小学教育基础上实施普通文化陶冶奠定研究高深学术基础的教育。我国学制规定中等教育的年限为六年自十二岁起至十八岁止分前后二期前期为中学后期为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