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乐府系秦、汉时期由国家设立以掌管音乐的官方机构。秦代乐官有奉常、少府二署;少府属官有乐府令、丞。一九七七年始皇陵附近曾出土一件错金甬钟属秦代乐器侧面铭刻篆书「乐府」二字为其明证。汉袭秦制亦设乐府武帝时加以改组并扩充。〔汉书.礼乐志〕记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制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由此可知「乐府」的职掌包括:(1)为宫廷编写各种祭祀、宴飨等仪式音乐; (2)收集民歌整理和改编曲调与歌词当时曾创造「声曲折」的记谱法; (3)编配乐器进行演唱及演奏。 乐府对当时文化发展影响颇大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当时采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一百三十八篇收集的范围有吴、楚、汝南、燕、代、雁门、云中、陇西、邯郸、河间、齐、郑、淮南、河东、雒阳、河南、南郡等地远超过周代〔诗经.国风〕的十五国规模之大空前未有;尤其因为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与民众需求这种强烈的现实感与郊祀歌展示的浪漫王国交相辉映使汉代乐府形成特有的神韵和风采。虽然乐府之设是为当政者服务但是在客观方面对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因民间音乐也冲击了宫廷雅乐矛盾日趋尖锐哀帝遂在绥和二年(公元前7)下令罢乐府宫;一时为数众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艺人流落民间对民间音乐的提高和发展颇有助益。东汉时期宫廷中乐府名称虽被撤消实质上仍有相应的机构代替乐府的职能如用于郊庙的有「大予乐」用于飨射的有「雅颂乐」用于享宴的有「黄门鼓吹」乐和用于军中的有「短箫铙歌」乐;且民间音乐仍与宫廷之乐相互联系。 汉代乐府排演的音乐体裁影响后代颇多闻名的品种有:用丝竹乐队伴奏的歌曲「相和歌」歌唱、器乐、舞蹈合一的「大曲」音乐、舞蹈、杂耍、杂技合一的「散乐百戏」。此外乐府的制度也为后世沿袭仍对民间音乐进行收集和整理。乐府的涵义扩大除了作为音乐机构另外也通指乐府采用过的诗歌和后人模拟的诗歌甚至扩大为指称曾经和音乐有关的各种体裁的音乐如梁代徐陵〔玉台新咏〕卷一中收录许多汉代乐府名作与精品其中不乏文人诗作。又如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就包含郊庙歌、燕射歌、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并收入舞曲、琴曲、杂曲、近代曲、杂歌谣、新乐府等不同类型的歌曲形式。
乐府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汉代乐府所采集保存的民间诗歌称为「乐府」。后泛称凡配乐的诗歌词曲以及文人模仿乐府的作品为「乐府」。 【造句】〈蜀道难〉是李白所作的一首有名的乐府。 2:汉武帝设置掌管音乐的机关。职掌制定乐谱采集民间诗歌以入乐并负责训练乐工。 【造句】汉代的乐府可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音乐机构。
乐府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职官名。汉武帝置为掌管音乐的机关职掌制定乐谱采集民间诗歌以入乐并负责训练乐工。汉代乐府所采集保存的民间诗歌称为「乐府」。后泛称凡配乐的诗歌词曲以及文人模仿乐府的作品为「乐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