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乐派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从字面上看「浪漫」(Romantic)这个字是来自于罗曼语(Romance一种法国古老的语言)「Romantic」这个字多半用于文学中的诗词与故事中表现的是一种具有想像力的冒险。在十七世纪的晚期意味着是一种不同于当轨的、带有幻想性的事物。直到十九世纪时Romanticism才被描述为一种新的运动一种在艺术、哲学、政治甚至科学等方面的新运动。虽然这种浪漫主义在不同时间内的不同国家中以不同的形式发展但是一般学者大致都认为十八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期是浪漫主义的时期。浪漫主义兴起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后动荡不安的欧洲浪漫主义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曲折与变化而同时外在动乱的环境也触发了人们对内在骚动不定的感情的描写音乐中浪漫乐派即是浪漫主义影响下的产物。 综合来看浪漫乐派具有下列几个特徵: 1.在音乐的理念上古典乐派重视的是人类普遍的理想与美的观念而浪漫乐派则彻底地强调个性。基本上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在乐曲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浪漫乐派对于个人主观感情、想像与经验的肯定却使得原本强调形式与典雅的音乐风格为之一变浪漫主义从此成为音乐的主流。 2.由于音乐理念的不同浪漫乐派音乐的着重点也从形式转到旋律线的自由发展。与古典乐派比较浪漫乐派对于旋律的创作往往更不受传统公式与小节线的约束对浪漫乐派的音乐家来说乐曲结构的紧密与否仅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旋律本身能否自由地叙述出作曲家的心境与激情。 3.因为乐曲形式对于作曲家束缚的减少使得浪漫乐派的音乐呈现两极化的发展。一方面单个乐器或个人的器乐曲(尤其是钢琴曲)和艺术歌曲得到高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大型的管弦乐作品和歌剧也快速的成长。影响所及一些演奏名家纷纷涌现而乐团编制的扩大与指挥的兴起也都是浪漫乐派的重要音乐成就。 4.有别于以往的「纯粹音乐」(pure music)「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成为浪漫乐派的创作主流作曲家以一个标题或概念来作为统一全曲发展的主题。浪漫乐派的「标题音乐」以下列的形式出现:标题交响曲(program music)、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剧乐(incidental music)及交响诗(symphonic poem)。 5.浪漫乐派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是作曲家个人的表达方式必定受其本身的民族文化背景影响因此浪漫乐派的音乐多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感在内后来的国民乐派即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一般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浪漫乐派的音乐常是入门的敲门砖而且浪漫乐派的音乐家与曲目也是西洋古典音乐中最为人所熟悉的部分。这一时期内重要的音乐家很多包括了韦伯(C.M.F.E. von Weber 1786~1826)他的歌剧〔魔弹射手〕常被视为浪漫乐派的先驱以及白辽兹(H. Berlioz 1803~1869)、孟德尔颂(F. Mendelssohn 1809~1847)、萧邦(F. Chopin 1809~1849)、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布鲁克纳(A. Bruckner 1824~1896)、沃尔夫(H. Wolf 1860~1903)、马勒(G. Mahler 1860~1911)和理查·史特劳斯(R. Strauss 1864~1949)等人。至于在歌剧作曲家方面除了韦伯之外尚有罗西尼(G. Rossini 1792~1868)、华格纳(R. Wagner 1813~1883)、威尔第(G. Verdi 1813~1901)及浦契尼(G. Puccini 1858~1924)等人。除了上述的音乐家外许多学者认为舒伯特(F. Schubert)也属于浪漫乐派再加上国民乐派音乐家浪漫乐派可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最丰富的宝库。
浪漫乐派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乐风特点是不论在作曲或演奏上都以展现个性、自我、无拘无束的情感为主。此乐派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中撷取灵感。民族曲风强烈而非专为贵族演奏的乐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