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幻想曲是一种不拘泥于传统风格与形式而充满作者自身想像力的器乐曲。 Fantasie一词最早出现于一五二零年左右柯特尔(H. Kotter)与克雷伯(L. Kleber)两人的古谱上。柯特尔的幻想曲是一首前奏(Prelude)与赋格(Fugue)而克雷伯的幻想曲则应用了各种不同的动机加以自由模仿。之后的米拉诺(Francesco da Milano)所创作的鲁特琴(lute)幻想曲融合了模仿的技巧与充满特性的演出在十六世纪中被大量仿作。而键盘(Keyboard)的幻想曲则在十六世纪晚期兴起并在十七世纪时受到欢迎。至于合奏(Ensemble)幻想曲虽也在很多国家中出现(尤以英国为主)但合奏幻想曲到一七零零年时便已消失殆尽只有键盘幻想曲仍保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德国键盘幻想曲斩断了与模仿式对位(Countpoint)的关系。最闻名的例子是巴哈(J.S. Bach 1685~1739)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Chromatic Fantasy and Fugue)此曲巧妙地结合了触技曲(Toccata)与朗诵调(Recitative)而成。 虽然幻想曲所标榜的是自由的形式与风格但是莫札特(W.A. Mozart 1756~1791)的钢琴幻想曲的各部分间仍具有一统整的结构。而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则在奏鸣曲(Sonata)的形式下写作了两首「像幻想曲的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s)但却与一般严格的奏鸣曲在曲式与风格上有一些差别贝多芬此举也开启了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舒曼(R. Schumann 1810~1856)、萧邦(F. Chopin 1809~1849)等人创作钢琴幻想曲的先河。除了这种与奏鸣曲结合的幻想曲外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早期尚充塞着一些与通俗歌曲、民歌、歌剧主题有关的幻想曲其范围从最轻柔的沙龙(Salon)音乐到展现演奏家技巧的乐曲都有。十九世纪不少闻名的音乐家如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帕格尼尼(N. Paganini 1782~1840)、柴可夫斯基(P.I. Tchaikovsky 1840~1893)、布鲁赫(M. Bruch 1838~1920)等都曾创作过一些幻想曲。至于二十世纪的幻想曲其意义则涵盖了以往的特点从抽象的主题到能唤起人们意象的幻想曲都有创作的作曲家包括有布梭尼(F.B. Busoni 1866~1924)、佛汉.威廉斯(R.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法雅(M. de Falla 1876~946)、荀伯格(A. Schoenberg 1874~1951)及米尧(D. Milhaud 1892~1974)等人。
幻想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由管风琴或古钢琴所表演的浪漫、自由、富幻想无固定曲式的音乐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