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四端」出于〔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标举人有「四端」的说辞。孟子之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如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所谓的「四端」就是「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孟子认为人对危难的怜悯伤痛之心是「仁」的善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善端;谦辞退让的心是「礼」的善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的善端。这四种善端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孟子惟恐人不相信这些善端就存在自己身上就以人人本有手足四肢来比喻说明不论四端发动与否都是人人与生俱来、完整无缺是心的根本待时机成熟就会源源不断的发出来。至于那些认为自己不能发动四端而行善的人乃是甘心自弃、贼害本性、受物欲蒙蔽的人;如果因此认为他的国君也不能启动四端来行善因而抽手不予辅助那就成为贼害国君的人了。 孟子认为人的四端不在我身是人性善的根本但是却要培养才能随时随地发露若再不断扩充就像火苗开始燃烧泉水开始涌流越来越旺盛能无所不至、无处不到。由此衍伸人如果能时时反躬自省、内求诸己提醒自己扩充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不仅自身德行光辉昭着、日新又新更能将此日益光大的德行推面广之以保护四海之内的人民;反之如果不能扩充四端则仁义礼智隐而不显。一个任由四端隐而不显的人已经贼害了本性这种人连最基本的事奉父母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可以做其他事了。
四端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