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井之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坎井之蛙」或作「埳井之鼁」是〔庄子〕书中的一则寓言;用以比喻人见识短浅有如井底之蛙自以为是。〔庄子·秋水篇〕中记载这则寓言说:名家公孙龙一日间魏国的公子牟为什么像自己这么博学善辩的人一旦听到庄子的学说便觉得茫然没有头绪?究竟是庄子的智慧不如他还是个不如庄子?魏牟则举「埳井之鼁」为喻:深井中的青蛙对东海的大虌说它的生活乐趣:到井外可以在井栏上跳跳蹦蹦回到井里的时候可在壁砖的空隙里休息在水中头一仰就可以露出腮帮子一踏脚泥巴仅及足趾回头看看蝌蚪螃蟹都不能同自己相比。井蛙于是骄傲地邀请大虌到井中一游;东海大虌左脚还没有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给绊住了于是迟疑不肯进去并且把大海的情形告诉井蛙说:大海辽阔深邃不知有几千里宽几千尺深。大禹时十年之中九年闹水灾大海却未因此变得更大商汤时八年之中七年闹旱灾水位也没有因此而降低。因此不论时间久暂不因水量多寡东海都没有改变这该是处居东海最大的乐趣了。井蛙听了这席话才大惊失色怅然若失。魏牟据此结论道:「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鼁与?且彼方跐(ㄘˇ)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ㄕˋ)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是说就连自己也不清楚是否较有才智甚而有才智是否足以评论极其高妙的思想只因自己口才好而自我陶醉岂不是和坎井之蛙一般?庄子下履黄泉上登天界思想精神境界高深莫测不受任何拘限;以形而上的道为立论的起点以天人物我合一复归于道为学说终点。而公孙龙子还以极其浅陋的观点来衡量庄子的学说以言说辩论之术来考验他的理论岂不是用管子窥测青天以锥子指画大地未免也太狭小了! 庄子对与他同时的名学一向多所批评。公孙龙子自恃学问渊博口才便给:「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在庄子看来名家「白马非马」、「坚石非白石」之类的文字游戏只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立论偏执毫不可取。根据庄子「齐物」的学说是非彼此的分辨与争议只是出于言说的约定与人的成心;就自然实象的观点来看天地万物一体并没有上述的区别(参见「齐物论」)。庄子从形上学的普遍原理立论公孙龙从语言概念的使用立说二者不相为侔明显可见。
坎井之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后比喻见识浅薄的人。《荀子.正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坎井之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元.吴澂〈送何太虚北游序〉:「醯瓮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