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又字凤九号望溪;清桐城人寄籍上元。兄方舟诸生高才笃行好〔左氏传〕、〔太史公书〕着述未成而卒。苞少从学于兄以孝弟相勖循览五经注疏大全少者三数周;补诸生游京师入太学安溪李文贞(光地)见其文曰:「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万斯同降齿与之交曰:「子于古文信有得愿勿溺也。」于是一意求经义好读宋儒书尝说:「宋五子之前其穷理之学未有如五子者五子之后推其绪而广之乃稍有所得。其背而驰者皆妄凿墙垣而植蓬莴学之蠹也。」举乡试第一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闻母疾归侍母家居三年以戴名世〔南山集〕之狱牵连被逮囚系经岁揅经不辍。谳论重辟圣祖矜疑五次折本不下李光地陈其文学力救之免死隶旗籍;召至南书房试以湖南洞苗归化碑文、黄钟万事根本论、时和年丰赋圣祖嘉赏命入直南书房又移直蒙养斋编校乐、历、律、算诸书诸皇子皆呼之曰先生充武英殿总裁。清世宗即位命出旗籍授左中允三迁为内阁学士免趋直专司书局教习庶吉士充〔一统志〕总裁校订〔春秋日讲〕;后再直两书房充纂修〔三礼义疏〕副总裁命选有明及本朝名家制义颁布以为举业准的。擢礼部右侍郎以足疾辞诏免随班许数日一赴部。 自康熙朝苞虽未与廷议于时政得失每就李文贞公及徐文定公陈谠言多得采取上达见诸施行。复与鄂文端、朱文端、蔡文勤、杨文定诸公相引重多有所建言。苞个性抗直与议屡有争执为时所忌苞亦自知孤立以老病自请解任朝廷许之着仍以原衔食俸留教习庶吉士充经史馆总裁;会庶吉士散馆请后到者补试被劾循私落职仍在三礼馆修书;迄〔周礼义疏〕成请求解除书局职务奉诏赐侍讲衔回籍;乾隆十四年卒享年八十二岁。 方苞笃于伦理制行严正造次必遵礼法为官尽忠职守于国计民生大端竭诚献替不恤出位(丢官)之咎;所议皆切中利害世称谠言。时人论其为学宗旨曰:「制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卫道尤力遇同时学人政程、朱者反覆剖辨必伸其说而后已。于诸经尤深于〔三礼〕、〔春秋〕通志堂缉刊宋、元之人经说凡三度芟薙取其粹言而会通之;御纂〔三礼义疏〕特命总其事发凡起例皆出手定。」 方苞着述阅富有〔周官集注〕十二巷、〔周官析疑〕四十巷、〔周官辨〕一卷、〔仪礼析疑〕十七卷、〔礼记析疑〕四十六卷、〔丧礼或问〕一卷、〔春秋通论〕四巷、〔春秋直解〕十二卷、〔春秋比事目录〕四卷、〔诗义补正〕八卷、〔左传义法举要〕、〔删定管子荀子离骚正义〕、〔史记注补正〕各一巷;文集初由门人王兆符、程崟编刊后同邑戴钧衡重编〔正集〕十八巷、〔外集〕十卷、〔补遗〕二巷行于世;至删定之〔通志堂宋元经解〕则未刊行未见传本。 〔清儒学案〕附录载:「先生事父至孝事母尤孝年四十余宛转膝下如婴儿;被逮时诡言被荐入内廷洎事解迎养太夫人至京竟不知其事。与兄百川、弟椒涂相友爱不忍离百川约曰:『吾兄弟异日当共葬一邱。』后卒如约每遭期功丧皆率子侄准古礼宿外寝。」又载:「先生在馆中徐公蝶园及顾公用方时就问周官疑义详为辨析;遇馆中后生则为讲丧服闻而持行者数人;顾公谓『笔之书然后可久存』。先生乃出其在狱所作〔丧礼或问〕。又为〔周官辨〕浃月而成。」又载:「先生耄期尤嗜学日有课程治〔仪礼〕十易其稿年八十日坐城北湄县矻矻不置。」邵位西曰:「先生当官敷奏俱关国计民谟今观请定经制等劄子煌煌钜篇乃经国远谟足与靳文襄公生财裕饷诸疏并垂;余亦直抒所见不肯一字诡随生平严谔之概可以想见。」全谢山曰:「有经术者未必兼文章有文章者未必本经术所以申、毛、服、郑之于迁、固各有沟浍。唯是经术文章之兼固难其用之足为斯世斯民之重则难之尤难桐城方公庶几不愧于此。」〔清儒学案.望溪学案〕卷首载:「阮文达辑清一代经解不收望溪之作盖汉、宋显分门户也。望溪学宗宋儒于宋、元人经说荟萃折衷其义理名物训诂则略之。馆修〔三礼义疏〕义例出其手定文章源于经术。姚氏惜抱承其绪传衍甚远桐城文派遂为一代大宗。」方苞之学能成一家之言而桐城学派之影响至今不衰良非无因。
方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方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着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