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教育方法是实践教育理想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适切的教育方法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教育方法应该包含教学与训导两方面。 我国〔礼记·学记篇〕所述教学与人格陶冶的方法相当完备。西方的教育往往把教育方法当作教学方法与训导分立。教学方法与哲学上的心灵论和认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训导方法则以人性论与道德哲学为根据。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 470~339 B.C.)倡导产婆术以辩证、反诘和试验法获致真理此乃今日启发教学法的先驱。至于柏拉图(Plato 420~348 B.C.)的理性思考与实地参观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三段论证、演绎法更是西方思想方法的先进探究真理的利器。罗马时代的西塞禄(M.T. Cicero 106~43 B.C.)强调记忆术用以培养具有完人品格的演说家训导方面则不主张严厉但必要时可用体罚。另外坤体良(Quintilian A.D. 35~95)主张教师应了解儿童心理顾及个别差异注重学习的动机以身教和道德训诫取代体罚。 中世纪哲学家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认为教学中应恩威并施节奏宜缓急适宜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治是达到有效教学的最好方法。至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人文主义教学上采记忆法伊拉斯慕士(D. Erasmus 1466~1536)认为管教应避免严厉不应强制只应辅导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可以减少许多棘手的训导问题。 十八世纪自然主义者卢梭(J.J. Rousseau 1712~1778)主张依儿童个性因材施教教育方法注重辅导启发反对注入强调感官训练、身体健康、游戏学习及自发活动;训导上采自然惩罚法。十九世纪的裴斯泰洛齐(J.H. Pestalozzi 1746~1827)兴办了四所实验学校他依照儿童心理发展顺序采用「直观法」、教材简化的「归纳法」、思考和爱的「德育法」、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法」、各科独有的「特别法」等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训导方面主张爱的教育不用体罚完全是温和的训导方式。福禄贝尔(F. Froebel 1782~1852)设计了游戏教学、恩物教学、直观教学等三种为后世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方法。赫尔巴特(J.F. Herbart 1776~1841)发明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根据已有的观念内化新的观念。斯宾塞(H. Spencer 1820~1903)重视自我教育主张少说教多引导;在智育上采实物教学法德育上采以身作则的自我控制法体育则注重饮食营养适当持久的运动与游戏。二十世纪杜威(J. Dewey 1859~1952)主张从做中学由经验中学习强调发展个性、陶冶群性的全人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有以下数端。(1)强调学生主动自学打破单向被动的讲述教学; (2)注重个别差异的因材施教取代集体适用的统一标准; (3)强调配合儿童心智发展由具体而抽象循循善诱。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逐渐以心理学理论取代哲学的认识论; (4)训导方法上逐渐由威权的管理取向走向人性化的辅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