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朱松(1097~1143)字乔年学者称韦斋先生;宋徽州婺源人。韦斋是朱熹的父亲徽宗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历任政和、尤溪县尉;高宗绍兴四年(1134)召试中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历任着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曾参与编撰〔哲宗实录〕又历司勳、吏部二曹。因上书反对和议乖忤秦桧之意出知饶州不久奉祠卒;着有〔韦斋集〕。 韦斋早年以诗闻名继而欣赏贾谊、陆贽的通达治理;后来师事罗豫章与李延平为同门友深入儒家理学的堂奥深感卞急害道于是取法古人佩韦之义称书房为韦斋以警戒自己;又格外奋发尽刮从前浮华之习。他的重要学术主张有:其一特别提倡〔大学〕、〔中庸〕﹕他在〔答汪德粲书〕中认为〔礼记〕颇多鲁国诸儒的杂说唯有〔中庸〕出于孔氏家学〔大学〕一篇是入道之门其要旨是「欲明明德于天下在致知格物以正心诚意而已」。又说﹕「以德为车而志气御之则朝发轫乎仁义之涂而夕将入〔大学〕之门以躏〔中庸〕之庭也。」其二重视纲常名教严守义利之辨:他在〔韦斋语〕文中认为父子主恩君臣主义是天下的大戒当政者应以叙明人伦、砥砺名节为优先要务广博徵求磊落绝俗、刚毅正直之士置于朝廷对内可消弭奸逆对外可以御危禁暴。又如在〔上谢参政书〕中推崇司马光的学术特点在于「尊德教贱功利讲名节」在朝恭敬庄俭在家孝友廉让。其三、推崇二程理学:认为程颢、程颐兄弟的学问归本于子思、孟轲以〔中庸〕为宗其〔上谢参政书〕说:「夫达天德之精纯而知圣人之所以圣诚意正心于奥窔之间而天下国家所由治推明尧舜三代之盛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者始于夫妇而其极也察乎天地此程氏之学也。」 韦斋才高智明刚毅绝俗对朱熹的影响也很大如朱熹的思想渊源于二程喜文学好治史以及立朝气概等都有乃父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