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方志是地方志的简称是记载省、府、川、郡、县、乡、镇、里、村的建置沿革、地理环境、户口以及该处的古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人物、民情、风俗、名胜、古迹、宗教、遗闻、轶事等。由于方志是记载地方古今各类之书故也可称之为地方的百科全书。方志的名称最早见于〔周官.春宫〕云:「外史掌书外令掌匹方之志」。汉郑玄注:「志记也谓若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檮杌〕」。〔周官.地官〕云:「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郑玄疏云:「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观博古所识」。清孙诒让注:「方志即外史所掌匹方之志所以识记久远掌故外史掌其书。此官则为王说之告王使博观古事。二官为联事也。志识同」。最早以「志」为名的地方志书为西汉陈木所撰〔益州志〕;最古用「方志」二字称其书名者为隋李播〔方志图〕2卷惜此二书均已佚。中国地方志名称繁多今存方志有通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卫志、所志、镇志、乡志等。历代各朝各地普遍编修同一省、府、州、县等志书不止一种而是数种至数十种。如〔上海县志〕明清两代共修11次;〔云南省志〕明清两代共修24次。初步估计宋、元以前纂修方志约2000余种明约3000种清代现存志书6000余种而佚志数也大体与之相当。加上民国方志1200余种我新历朝历代所修的方志当为20000种左右极为浩瀚。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现存方志8264种110000余卷约占我国古籍的10%。现存方志中又以清代最多居总量的2/3民国次之。以种类计县志数最大是我国地方志书的主干府志次之。从地区分布上看现存志书以四川省最多其下为浙江、河北、山东、江苏、河南等省。这表明方志主要集中修成于经济文化较发达、开发较早的地区。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载元代以前我国方志散佚约2000余种明代方志失传也约2000余种。
方志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专门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人文等方面的书。 【造句】县政府特别聘请专家来整理本县的方志。 △地方志
方志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跟人文的书。《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也作「地方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