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礼教是指礼的教育为儒家对于教育的泛称。礼教在周代是贵族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大学中教导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仪式与技能;其目的是为维护周代封建制度中贵族宗法等级制度所制定的礼法教条而〔仪礼〕应即是当时礼制的汇编所残存的部分。礼教的功效被视为涵盖宗教、政治、社会、家庭伦理等各层面例如〔礼记·哀公问〕中记载孔子所说:「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是视礼教为化民成俗、安上治民的不二法门。儒家既传承中语文化道统自然肯定礼教的意义与价值。 〔论语.为政〕中孔子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只以刑罚、政令导正人民人民为求免罪而无知耻改过之心反不如德治、礼教能深入民心达致教化的功效。又〔论语.季氏〕中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教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最佳教育方法而且可藉以衡量一国人民性情涵养之成功与否。例如〔礼记·经解〕中所载孔子之言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恭俭庄敬礼教也。」认为每至一不同国度都可看出当地国民所受的礼教涵养及人格的稳健成熟度。因此孔子特别重视礼教的价值而且一生以知礼着称。孔子在春秋末世、礼坏乐崩之际参观、访问、收集各种礼仪资料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故孔子一方面以礼教培养弟子成为「君子」之健全人格另一方面也强调礼教具有博贯、衡断、博学所得之作用如孔子于〔论语〕中屡言「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重视礼教的程度甚至在奔走列国之际仍未曾停止如至宋国时犹与弟子习礼树下孔子死后诸儒仍讲礼于孔子家由此可见孔子精神、学术、生活、思想所寄托者均在于礼礼教的意义与价值实值得国人加以重视。
礼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礼仪教化。 【造句】如果人人能遵循礼教那么社会必然祥和安乐。
礼教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礼仪教化。《书经.毕命》汉.孔安国.传:「世有禄位而无礼教少不以放荡陵邈有德者。」《孔子家语.卷三.贤君》:「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