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仁义相关组词:

布德施仁 安仁鬓秋 意义学习论 理性主义派典 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潮 国立仁爱高农 自然主义派典 全景敞视主义 量的意义 两性平权主义治疗 升学主义 女性主义取向 系统的意义 东方主义 狭义哲学 结构功能主义 名义团体技术 纳税义务 建构主义教学 进步主义数学教育 义务伦理学 写实主义艺术 林世仁 精粹主义 行为主义的教育思潮 社区主义 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潮 重建主义 行为主义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 女性主义治疗 五经总义类 反智主义 整体主义 一视之仁 施仁布恩 系统定义 国际恐怖主义 精神主义 人义水甜 工业主义 柏拉图主义 行为主义 超现实主义 资本主义精神 交朋结义 意义建构 豪侠好义 背信忘义 扶义 仁智互见 壮烈成仁 义同生死 客观主义 杏仁茶 定义语言 定义域 广义动量 绝对主义 孤立主义 嘉义县 大男人主义 义警 李义山 无意义 好义 麻仁 绿林起义 浪漫主义画派 江湖义气 交易不成仁义在 黄景仁 嘉义市 归仁 广州起义 赴义 负义 高义 大民族主义 蹈义 抽象主义 别义 巴枯宁主义 拜义 三侠五义 绥靖主义 贪生害义 宋教仁 灌瓜之义 寡情少义 感恩戴义 微言精义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违恩负义 义和拳 义和团 尸鸠之仁 乡风慕义 义不辞难 义重恩深 

仁义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仁义
   繁体: 仁義
   拼音: ren yi
   读音: rén yì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仁义造句
   组词,组成语: 

仁义解释

仁义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仁义」学说代表儒家孔孟之道;孔子言「仁」而孟子则「仁、义」并举。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他在讲人生的意义或人类行为的标准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时总喜欢提出「仁」以之作为最高的目标。孔子一生论仁的话极多专就〔论语〕一书来说在全书五百零八章中论仁的就有五十八章占全书九分之一强;「仁」字的出现更多达一百余次。
  「仁」字从二从人足以说明当人与人相处时才能产生「仁」的意念和行为。「仁」是人心所固有人与人相处所共有的同情心是「仁心」人与人相处所行的道则是「仁道」。孔子所说的「仁」意义极广泛内容极丰富可说是众德的总称。由〔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关于仁的问答略可窥知仁的涵义之一二。如樊迟间仁孔子说:「爱人。」因此「仁」可包括「爱」。当樊迟另一次问仁时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因此「仁」可包括「忠」。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因此「仁」可包括「勇」。〔论语.阳货篇〕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因此「仁」可包括恭、宽、信、敏、惠五者。
  依近人蔡元培的说法:「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仁中摄有忠、勇、恭等诸德但忠、勇等任何一德不足以尽仁的整体;仁是诸德的统会必待众德毕集无所短缺而后始成其为「仁」。
  孔子从各方面说「仁」每一方面都是一特殊品德但也都认为是「仁」之表现;他并不是把「仁」当作一种最高的道德使其他诸德一一分列在下。孔子所谓「仁」及其他诸德都是活的并无一定性质「仁者」固然必具诸德然每一德至其极「仁」亦在其中而其余诸德随之以备仁与诸德间周流互贯脉络相通。
  后孟子出常将「仁义」并列如〔孟子.梁惠王篇〕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又〔孟子.告子篇〕载:「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这段话是孟子解告子「仁内义外」之惑说明仁固由内义亦由内之理。此外孟子又说:「仁是人的本心义就是人该走的大路人若舍弃大路不走放失本心而不知去找回来是很可悲的。人若鸡犬走失了尚知道要去找回但失去本心却不知寻求。研究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要把失去的本心找回来。」这是孟子教人凡事要反求诸己勿失本然之善心的道理。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一个人能反求自心坚守义理言所应言做应该做的事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惑就能当大任而心有所主。
  一般学者都说孟子主张仁义而非功利近人陈大齐则认为仁义与功利并不互相抵触仁义不但不会妨碍功利反足促进功利的获致而使其臻于巩固。如齐王好货孟子并未加以谏止只勉其「与百姓同之」不要一方面「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另一方面则「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尝言:「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又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可见孟子并未忽视功利且把为人民谋求功利视作王道之始。孟子并称颂文王谓:「鳏寡孤独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把为人民谋功利视作仁政的要务。孟子所以申说义利之辨只是教人遵循仁义大道以谋求功利;不要忘却了仁义妄求功利。实行仁义内则「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外则「可使制梃以挞秦楚坚甲利兵……仁者无敌」其为功利岂不甚大!故居仁由义所获致的功利才是真实而永久的功利急功近利所获致的功利只是虚幻而短暂的功利。故由仁义以求功利方为正路由功利以求功利则为歧途。舍正路而由歧途功利不可必得纵或幸得亦不能持久因此孟子认为为政要道在发政施仁一切以仁义为出发点以仁义为本。
  或以为孔子只讲仁未言义其实孔子重视义不亚于仁。如〔论语.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阳货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季氏篇〕:「子曰:『见得思义。』」对义的推崇可以说无以复加。「仁」的本义是爱徒爱而无所节制则可能流于愚故要用「义」来节制;「义」的重心在于中徒中而无所节制则可能成恶而为之节制者为「仁」。故仁必待有合于义始为真仁义必待有合于仁始为真义。孔子所倡者为合义之仁与合仁之义故孔子的基本思想可谓「仁义合一」。


仁义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仁爱正义宽厚正直。
  【造句】儒家提倡仁义道德做为行为的标准、规范。


仁义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二]ㄖㄣˊ ˙ㄧ rén yi

2:仁爱正义宽厚正直。《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唐.孔颖达.正义:「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文选.张衡.四愁诗.序》:「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