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奖赏相关组词:

王天赏 欣赏教学法 观赏辣椒 赏锺 奖进 赏阅 叙奖 对奖 奖借 领赏 年终奖金 欣赏力 奥斯卡金像奖 奖助 头奖 谬奖 奖售 激赏 观赏植物 风流自赏 赏不遗贱 赏罚不信 赏罚无章 明赏慎罚 赏一劝百 班功行赏 奖饰 赏罚不明 照功行赏 赏罚不当 击节称赏 过奖 得奖 受奖 获奖 艾美奖 赏花 观赏鱼 奖杯 奖牌 金像奖 玩赏 功高不赏 奖金 奖券 打赏 抽奖 奖掖 褒奖 领奖 大奖 观赏 中奖 鉴赏 雅俗共赏 赏赐 受赏 赏心悦目 嘉奖 奖赏 奖励 孤芳自赏 信赏必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重赏 珍赏 悬赏 欣赏 赏光 赏格 赏罚 赏月 赏识 赏脸 奖惩 心赏 赏玩 讨赏 刑赏 悦目赏心 有目共赏 县赏 赏功罚罪 赏封 赏罚严明 赏罚分明 赏不当功 奇文共赏 庆赏 请赏 情赏 论功行赏 赏音 赏心乐事 赏心 赏析 赏同罚异 赏收 赏善罚恶 赏钱 

奖赏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奖赏
   繁体: 獎賞
   拼音: jiang shang
   读音: jiǎng shǎng
   英语: Reward
   近义词: 奖励
   反义词: 惩罚处罚责罚
   单字解释: 
   造句: 奖赏造句
   组词,组成语: 

奖赏解释

奖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奖赏是一种令受者愉悦的经验对一个合乎规范的行为为引发或维持给予行为者的一种鼓励。在教育方面奖赏与惩罚都是教师为了维持学生正当的学习所常用的手段。
  依据古代快乐论(hedonism)的假定所有行为都受到愉悦(pleasure)和苦痛(pain)的约制人类有「趋乐避苦」的倾向所以「乐苦原则」(pleasure-pain principle)成为基本动机之一。一八九八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L. Thorndike 1874~1949)应用乐苦原则于学习理论上但使用便于进行科学探讨的「满足物」(satisfiers)与「干扰物」(annoyers)取代乐苦原则的奖赏与惩罚等名词。桑氏认为动物或人类的学习是一种对于反应的学习总是重覆某些可得到满足的反应而抑制可能受到干扰的反应。经过多年研究后桑氏证实了「在某一行动后提供满足物能加强刺激(stimulus)与反应间之连结」但惩罚是否会消弱联结则无具体的成果。于是放弃了后一观念而认为学习是「一件与奖励可欲的反应有关之事」。桑代克之后施金纳(B.F. Skinner 1904~1990)将「满足物」变成了「增强」(reinforcers)。施氏与桑氏一样认为奖赏或增强物可以强化那些先前仅是偶发的行为表现。在惩罚方面施金纳亦发现对那些已经增强的行为后续的惩罚仍不会不影响未来重覆发生的可能性最多仅能延宕而已。施金纳也注意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最原始的满足生物性的(biological)增强物或奖赏而多半使用次级增强物(secondary reinforcers)如称赞、金钱或其他非生物性的奖赏。这些次级的奖赏与人类所处的社会、文化等价值体系有关所以它们已脱离与生物性刺激的直接关系而成为一种社会性刺激。施金纳将桑代克的理论更加精致化但对于学习的看法仍是「桑代克式的」(Thorndikian)认为反应之后必须有奖赏。
  不过也有学者批评「奖赏与学习间有直接关系」的看法。认为奖赏也许在学习过程中有「动机性的」的作用但没有奖赏学习仍可继续。葛斯瑞(Ed.R. Guthrie 1886~1959)即认为学习或行为的改变仅赖刺激与反应间的接近性即可动机与奖赏并不重要。托尔曼(Ed.C. Tolman 1886~1959)则认为学习关系着刺激与反应间有无经常性的联结至于奖赏则仅与动机有关。一九四零与一九五零年代间许多有关于「偶然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的研究出现。在这些研究中学者发现学生常学到那些没被教导的东西而只是在偶然或无意的活动中学到某种经验。对于主张偶然学习的人学习中真正重要的是个体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就是学习者如何处理教材的「中介过程」。随着处理方式或中介过程的不同学习的程度也有不同。一九七零年代将奖赏视为与学习有关的研究主题逐渐不受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奖赏与人类行为改变 (modification of human behavior)的论题。行为治疗者(behavior therapists)开始应用奖赏于行为改变技术方面当患者表现出某种可嘉的行为时治疗者即给予奖赏;当治疗者想要抑制患者某些不当的行为时即将奖赏撤去。目前奖赏主要施用于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方面而且成效良好。
  虽然学界对于奖赏的研究已偏向于行为控制方面但在学习中奖赏在激励或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方面仍有重要性。一位教师如能妥善运用奖赏或惩罚的技巧一方面可以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于不坠而发挥学习效果;另方面也可导正学生不当行为。一般来说教师在使用奖赏时有两种方式:(1)在正确行为之后给予奖赏如此可使获得奖赏的行为产生正向(positive)增强作用以便同样或类似情境再出现时可以再出现同样的正确行为。(2)奖赏用在行为之前即将奖赏与某一行为目标并置作为学生追求的标的。在学校中对于行为表现特优的学生记功嘉奖即属前一种奖赏方式;而设奖徵文的办法则属后者。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常常是奖赏与惩罚并用但如何使二者都不失其用以下三点原则可供参考。(1)在一般情形下奖赏的效果优于惩罚因为奖赏的行为多为个人自知且能作到的所以较易培养良好行为。至于惩罚系因学生犯错而受罚学生却未必自知错在何处。且奖赏可以带给学生愉快使学生对于奖赏的给予者及其他有关事物产生积极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多用奖赏、少用惩罚且奖励应公开进行惩罚则应秘密;
   (2)惩罚并非绝不可用但一定要与奖赏兼用。在以惩罚手段阻止了某种不良行为后应立即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并在正确行为出现后予以奖赏。如此才能在消极的防止不良行为外还能积极地建立良好行为;
   (3)运用奖赏与惩罚时固应有明确的规定但也应斟酌实际情形(如学生年龄、动机、态度、家庭背景、平日表现、初犯或累犯等)来修正原有的规定以免过当。


奖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对于有功或在竞赛中获得优胜的人员或团体给予物品、金钱的奖励。
  【造句】这场高尔夫球赛的冠军将获得百万元的奖赏。


奖赏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对于有功或有特长的人给予物品、金钱的奖励。《儒林外史.第三零回》:「如果色艺双绝另有表礼奖赏。」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