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方纲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 翁方纲 |
繁体: | 翁方綱(1733-1818) |
拼音: | weng fang gang |
读音: | wēng fāng gāng |
英语: |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单字解释: | 翁 方 纲 |
造句: | 暂无此词造句 |
组词,组成语: | 翁 方 纲 |
|
翁方纲解释
|
翁方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未知来源
1: 翁方纲清代学者、藏书家、诗学理论家。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市)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又号苏斋。生于雍正11年(1733)乾隆9年(1744)年12补顺天府学生。12年乡试中式17年殿试优等改庶吉士三年散馆以一等一名授编修。24年典试江西27年又奉命典试湖北29年视学粤东37年还都。41年充文渊阁校理官。44年典试江南。46年擢国子监司业旋改司经局洗马。48年充顺天乡试副考官。49年迁少詹事。55年擢内阁学士。56年视学山东。嘉庆元年(1796)年64预千叟宴赉赏珍物。4年授鸿胪寺卿12年重预鹿鸣宴赐三品衔。19年加二品衔重预恩荣宴时年82又4年卒于家年86。方纲迭司文柄英才硕彦拔识无遗。生平精研经术不囿于汉宋门户之见尝谓:「考订之学以衷于义理为主其嗜博嗜琐嗜异嗜矜己者非也。」又云:「考订之学盖出于不得已事有歧出而后考订之;说有互难而后考订之;义有隐僻而后考订之。论语日多闻、曰阙疑、曰慎言三者备而其道尽矣。」其读群经有书礼论语孟子附记。与归安丁杰及王聘珍校正朱彝尊〔经义考〕凡得1880余条为〔经义考补正〕12卷。又着〔礼经目次〕、〔春秋分年系传表〕、〔十三经注疏姓氏考〕、〔通志堂经解目录〕各1卷。于金石书画谱录碑版之学尤能剖析毫芒。其〔两汉金石记〕22卷参以说文、正义、考证精审。又着有〔粤东金石略〕12卷〔苏米斋兰亭考〕8卷、〔小石帆亭着录〕6卷、〔米海岳元遗山年谱〕2卷、〔苏诗补注〕8卷、〔石洲诗话〕8卷。其论诗颇近「神韵说」而倡以肌理学问补其偏弊所作诗多至6000余首集为〔复初斋诗集〕70卷、文集30卷。书法初学颜平原继学欧阳率更自成一家。藏书极富尤多金石文献尝于乾隆33年得苏赋书〔嵩阳帖〕38年得宋刻〔施顾注苏诗〕残本乃名其斋曰宝苏。其〔自题三万卷斋诗〕有句云:「汉碑草草传洪迈、宋椠寥寥拜子瞻」。藏书之所有:宝苏斋、苏米斋、石墨书楼、有邻砚斋、塔影轩、晋观堂、彝斋、三万卷楼、三汉画斋、诗境轩、小石帆亭、复初斋等。藏书印记有「苏斋墨缘」、「苏斋真赏」、「覃溪审定」、「秘阁校理」、「三任广东学正」、「恩加二品重宴琼林」、「内阁学士内阁侍护学士翰林传护学士」、「文渊阁直阁事翁方纲覃溪」、「北平翁方纲审定真迹」、「子孙保之」等。其藏书又有宋刻〔金石录〕10卷着称于世。 --作者:赵飞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