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乐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西凉乐是南北朝时期兴起于甘肃黄河以西凉州地区的音乐。因地域比较接近汉族地区所以促成中原汉族音乐与西域外族音乐多种成分的融合其中最主要是龟兹音乐融合之西凉乐其后传入中原。自东汉以后许多少数民陆续内迁与汉族杂居各族的音乐也互相吸收融合而凉州地区汉族与羌族杂居故西凉乐是以汉族旧乐杂以羌胡之声。北魏时曹婆罗门从商人学得龟兹琵琶和乐曲并世传其业;前凉国张重华时得天竺乐后天竺国王子游前凉国又传授其国音乐;是西凉乐的融汇过程。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其乐具有钟、磬盖西凉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也。」故西凉乐在北凉时号「秦汉伎」北魏太武帝平河西秦汉乐辗转传入中原因为久在洛阳传习后被称为「洛阳旧乐」东魏、西魏、北周时号「西凉伎」至隋文帝时在七部乐中称为「国伎」隋炀帝时九部乐中改称「西凉乐」唐代十部乐沿袭此一称谓。〔旧唐书.音乐志〕云:「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四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又记载所用乐器有钟、磬、弹筝、箜篌、琵琶、笙、箫、筚篥、笛、腰鼓等。另在提及「立部伎」八部时说:「自破阵乐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唯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西凉乐在唐代时因保有较多汉族音乐特性故风格闲雅甚为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