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取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货取是用财物招致人或换取人心的意思;出于〔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的学生陈臻见老师有时接受国君馈赠的黄金有时又不收不知道原因何在就提出来请问老师。孟子回答:「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认为君子要能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在不同的情况下就有不同的方式。变通以礼义为原则;在宋国时因为将有长途旅行宋君赠送旅费即是后世所谓之「程仪」是合礼的做法因此可以接受。在薛国因为要防止小人的谋害薛君送一些费用买兵器也合乎礼义因此也可以接受。至于在齐国当时安居无事没有需要如果接受齐君馈赠的金子就有违礼义这种没有理由、不合礼义的馈赠等于是变相的收买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可以让人用财货来收买的。 孟子认为君子的取与辞受之道一定要基于礼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凡合乎礼、合于义的可以坦然接受馈赠即使馈赠的很少也要真诚感谢他的心意不应该推辞;同时也是对知礼之人的鼓励。 反之如果不合礼义而冒然接受馈赠就等于接受贿赂或收买自然应该拒绝;拒绝无形中也给对方一个适当的教训让他知道君子行止有道不可能受财富的诱惑而改变节操君子在此所表现的也正是「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有类似的看法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样是说明君子把不义之财、不义之事视为过眼云烟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