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韩非(公元前280~前233)是战国时代韩国的庶公子曾受业于荀子其学说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国在战国之初虽曾实行过申不害的法家之政但韩非对之则提出批评说:「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又在〔定法篇〕中说:「申子未尽于术……申子言:『治不踰官虽知弗言。』治不踰官谓之守职可也知而弗言是不谒过也。」他更指出申不害不但未尽于「法」、「术」且尚「请仕其从兄官」破坏法度并曾勾结赵相大成午以自重。 韩非目睹当时韩国国势日益衰弱多次上书谏韩王重用贤臣励行法治;唯当时韩国的政治尽为「重人」把持韩非的意见未受重视。韩非在〔孤愤篇〕中所说的「重人」乃是「无令而擅为亏法以私利轻国以使家力能得其君朋党比周以蔽主」的「当涂之人」。 韩非彻底反对法先王的复古思想如他说:「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因此主张必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才能为治。他在〔五蠹篇〕中又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修变。」认为若不能了解「古今异俗新故异修」的道理而「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知患也。」 韩非又指出人性是好利自私的;而利之所趋可善可恶所以他在〔修内篇〕中指出:「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之所加也。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壬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从变古的历史观好利的人性论推演出他的教育思想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要制止人民恶性的表现实现社会之安宁必须严法律重刑罚他指出:「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 终不能动其胫毛。……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乃是利用人性中「畏威」的弱点而达「寡罪」的目的。他又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扞以斩首为功。」主张只有严刑明法以教人才能使人畏罪而不敢做坏事。 韩非尝把学者、带剑者、言古者、患御者、工商之民称为「五蠹」;指出五蠹之民与耕战之士是不相容的而尊显五蠹之民更与富国强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他说:「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修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他又说:「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中学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又说:「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利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又说:「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这些都是不利于国政的人主当严加禁止以免下民取效。 韩非在〔显学篇〕中又强调严刑峻法的功效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另在〔六反篇〕中亦说:「父母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民听从。」又在〔显学篇〕中说:「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也。」均强调「以法为教」之功效。 韩非过分强调刑法之作用认为「法」为治国之本因而主张「以法为教」与「以吏为师」而认为舍了法律便无所谓教育故其立论是很偏颇的。
韩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韩非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前234)战国时韩国的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着书五十余篇号为韩非子。文章峻严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