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非攻相关组词:

非洲凤仙花 攻难守易 莫非定律 非形式几何 非一 非乐 是非人我 终非池中物 首尾夹攻 非无 非正规教育 非比寻常 本非 攻队 攻进 攻篮 得意非凡 死於非命 正面攻击 挑拨是非 是非题 安非他命 习非 心非口是 非鸦非凤 非正式组织 非法勾当 群起攻之 抢攻 攻砭 攻习 攻掠 攻玉 攻战 攻拔 攻错 攻占 攻取 攻剽 非导体 非徒 错非 掠是搬非 略地攻城 掩罪饰非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昨非今是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攻乎异端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生非作歹 他山之攻 车攻马同 无是无非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是非之地 惹事招非 泥古非今 用非其人 一表非俗 闲是闲非 是非之心 是非颠倒 人我是非 论列是非 护过饰非 攻城掠地 狱货非宝 他山攻错 齐大非耦 狗吠非主 攻其无备 攻守同盟 攻心为上 攻苦食淡 攻城野战 吠非其主 非愚则诬 非异人任 非昔是今 非同儿戏 非池中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止暴禁非 众口交攻 攻歼 掠地攻城 非浅 是非分明 所嫁非人 攻破 是非黑白 顿悟前非 攻下 猛攻 攻陷 绝非 积非成是 答非所问 是是非非 

非攻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非攻
   繁体: 非攻
   拼音: fei gong
   读音: fēi gōng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好战
   单字解释: 
   造句: 非攻造句
   组词,组成语: 

非攻解释

非攻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非攻是墨子的主张之一见[墨子·非攻]三篇。墨子针对战国时各国务夺侵凌而提出非攻的主张即是以为攻打别的国家乃是「不义」的行为。墨子将战争分为两类凡是大国攻小国、强国攻弱国的谓之攻这样的战争为人们带来无穷的灾祸是天下之巨害。另一类讨伐暴虐害民之君的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是谓诛。诛是「义」攻是「不义」。不义是为求利己而做的损人之事。例如到别人果园去偷窃人家的果实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偷别人的猪和鸡也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偷别的牛羊同样是损人利己。这三者依所偷的东西之大小而论所偷的东西越大损人的程度便越高便越是不仁不义。损人愈多罪也就愈大。但是在战国时期很多大国攻打小国抢夺小国的土地却并不知是不义反而以之为荣。可见义与不义混淆因此墨子大力主张非攻之说反对大国吞并小国之损害小国而利己的事件而且在战争中必然有许多人因而死亡。通常人们知道杀一个人就是不义那么发动战争者使无数人被杀岂不是最大的不义。
  墨子反对战争因为出兵征伐冬天严寒夏天酷热都不适于行军。而若利用春季则荒废人民的耕稼树艺利用秋季则使人民不得收获。春夏秋冬任何一个农时若有所荒废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必将不可胜数。同时战争需用的竹箭羽旄、幄幕甲胄、矛戟戈剑、乘车牛马等耗费繁重。即使得胜所得的也不如所失的多。何况因为攻战而亡国者又不可胜数。这种欲得而反失是王公大人应该反省而制止的。
  墨子认为古时仁人治天下并不在于把国家变成大国而是在求天下一致的和平率领天下百姓勤务农耕奉事上帝山川鬼神。得到的人多功绩才高。所以得到上天赏赐鬼神庇佑和人民赞扬。因为这样上符合天利、中符合鬼利下符合人利。所以古之知者为天下谋利必须想到义。后世的王公大人、天下诸候却取属于上天之人攻取属于上天之邑;杀害属于上天之民倾覆社稷上不合天利。又灭鬼神之主贼虐万民乃是大害。所以兴天之利除天下之巨害必然要以非攻为主。非攻的积极做法在于阻止敌人有入侵的意念利民利国在政治另外则要善治国防把攻伐的力量变为治国之用(易攻伐以治我国--非攻下)。因而要避免「七患」。(七患是不修城池而修宫室不睦邻得不到邻国帮助;浪费民力赏赐无能之人;政务废弛君王用法不当;为君者自恃而不问事不睦邻不修守备;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食用不足赏罚无效。)然后从事国防建设 精练防守之道 见于〔公输〕、〔备城门〕等篇以坚强的防守设备和力量使别国不敢轻易攻伐是基本非攻之道。


非攻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墨家的学说思想之一。春秋末年各国相互攻伐兼并墨子于是主张兼爱天下放弃战争以为攻伐为不义且不利之事故称为「非攻」。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