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生涯教育系教育的一种统合旨在提供所有的人有目的、有计划、有意义的教育经验俾有助其自我发展并认识工作世界从而做适合于自己的生涯决策与目标。这种教育措施将促进对自己及对别人的积极态度对选择及变换职业做健全的决策并获得技能以便就业同时追求能够自我实现且有益于社会的生活方式。 生涯教育又译为生计教育系一九七一年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Sidney P. Marland Jr.)所领导的一种教育改革计划。马兰监于当时美国教育系统的高退学率与缺乏生产性功能所造成青少年失业率之严重情况乃于一九七一年美国全初中等学校校长协会往休士顿开会之便提出教育改革的呼吁其重点有二:(1)教育之目的除了传统知识之获得外应该兼备就业能力与被雇用技能(salable skill)的培养使学生从学校毕业或中途退学后能有一技之长而成为社会上其有生产力的一员。因此教育历程应配合个人的生涯发展阶段而分为生涯认知(career awareness)、生涯试探(career exploration)、生涯导向(career orientation)、生涯准备(career preparation)以及生涯专精与转换(career specialization and transfer)等五个时期。此外课程更应配合学生的生涯发展与工作世界的特性而设计。(2)在今日快速的社会变迁中个人接受教育与工作问的关系并非如传统的分为二阶段;即儿童至青年期接受教育从学校毕业后即投入工作直到退休为止。今日之教育与职业问的关系是「学习-工作-学习-工作」之三明治方式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工作之后要学习学习之后再工作。因此教育是终身的历程从儿童、少年、青年、成年以至老年皆必须学习、接受教育以便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之急速变迁。 生涯教育的五个时期正与个人一生的生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相结合一般咸认「生涯认知」应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相结合「生涯试探」应与中学的教育相结合「生涯导向」会因学制之不同而应在初中三年级或高中一、二年级之间进行「生涯准备」应配合学生的生涯成熟而在个人具有明确的或具有暂定的生涯目标之后实施至于「生涯专精与转换」则应发生在个人进入职业界之后。 生涯教育的推进对教育的冲击相当大就课程设计方面的影响而言即是将传统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立的观念加以融合使其鸿沟日渐消失。普通教育除读书识字与文化陶冶外也应重视生涯与职业之认知与试探;而职业教育方面除重视配合职业世界的需要外也应重视学生个人的继续发展与对未来世界的适应因此学校行政上也应重视生涯辅导与谘商的工作。此外教育思潮方面更促使重视终身学习的教育措施如成人教育、生涯训练等。 生涯辅导是指对学生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使学生在辅导人员之协助下建立并接受一个完整而合适的自我观念与职业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转变成为实际的生涯目标与生活方式藉适当的角色行为以满足个人及社会的需要。 由于生涯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当学生进入工作界之后雇主也应配合其企业的需要与员工的需要而推进生涯训练使其达成生涯的专精与转换。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于一九七三年倡导对员工的生涯训练使员工能在企业组织内规划自己的生涯途径并在职业生涯的各阶段中有计划地、有系统性地接受适当的教育训练工作使学习与工作结合训练与升迁结合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及企业的重视。 生涯教育运动实为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重要改革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