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李峤诗词作品集:
中秋月二首·其二 汾阴行 中秋月二首 鹿 同赋山居七夕 宝剑篇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鹿 琵琶 十二月奉教作 八月奉教作 又送别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鹧鸪(一作韦应物诗)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早发苦竹馆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石淙 上清晖閤遇雪 送司马先生 游苑遇雪应制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晚秋喜雨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赠杜幽素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 送骆奉礼从军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饯薛大夫护边 倡妇行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奉和拜洛应制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笛(一作宋之问诗) 钟(一作宋之问诗)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武三思挽歌 马武骑挽歌二首 和麹典设扈从东郊忆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庆 十一月奉教作 十月奉教作 九月奉教作 六月奉教作 五月奉教作 四月奉教作 三月奉教作 二月奉教作 九日应制得欢字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饯骆四二首 送李邕(一作送李安邑)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送崔主簿赴沧州 酬和杜五弟晴朝独坐见赠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幸白鹿观应制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甘露殿侍宴应制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一本题作东飞伯劳歌) 清明日龙门游泛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 杂曲歌辞·桃花行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 幸白鹿观应制
最新收录:

暂未开通

李峤
李峤简介

全 名 李峤

李峤李峤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峤李峤的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诗人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