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其先世本大梁人;历五代不仕。至其祖复始仕真宗朝为给事中集贤院学士赠司空。父迪仕仁宗朝知涪州卒于官所;时其弟兄均幼弱不克东归遂寄籍陕西凤翔府横渠镇后世因尊为横渠先生。 张载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死于神宗熙宁十年;论辈分为二程兄弟的表叔比康节小九岁比濂溪小三岁享年五十八岁。 张载少孤能自立志气不群;十八岁时西夏侵中国边境乃上书谒范仲淹欲聚众取洮西失地以报效国家文正公一见之下即知其为可造之才乃责以:「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并赠〔中庸〕一册要他仔细研读。横渠初读其书犹未以为足后渐觉其中自有至理遂改初心专心求道。 后横渠至京师从学者甚众坐虎皮交椅讲授〔易经〕一时传为佳话。及与二程兄弟讨论即停止讲学并且诚恳地告诉他的学生说:「今有二程至深明易道吾不及也;可往师之。」其虚怀若谷有如此者。 张载三十七岁时考中了进士奉派为云岩县县令;施政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以教育者的态度教化县民注重孝悌每以月吉具酒食召父老高年者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顺便探询县民疾苦及告以训诫子弟之意。就任未久即政通人和民俗丕变。神宗熙宁二年(1069)由于御史中丞吕晦叔推荐升调为崇文院校书。因当时王安石执政厉行新法他不愿卷入新旧派党争的漩涡乃托疾归横渠故居一面讲学一面着述以全副精神教育后辈;其抱负极大收效亦宏。 横渠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以为这是为学求道的基本工夫。气质变化后横渠还勉学者必须求做圣人达到仁者的境界。他认为秦、汉以来学者最大的毛病就是「知人而不知天只求做贤人而不求做圣人」。所以他告诫学生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学必如圣人而后已」。 横渠教学概括言之为「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墨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族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发敛、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而措诸实用」。至是关中风俗乃一变而至于古。 熙宁九年(1076)吕汲公大防荐于朝认为「张载之学善发圣人之遗意……乞召还旧职访以治体」。神宗乃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会有言者欲讲行冠婚丧祭之礼以善俗礼官安习故常以古今异俗为说横渠力争不得。会有疾乃谒告以归。中道疾作抵临潼沐浴更衣而寝旦视之逝矣时为熙宁十年十二月。逝时囊笥萧然明日门人在长安者奔哭致赙襚始克敛遂奉柩归葬于涪州。翰林学士许将等言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半转。嘉定十三年(1220)赐諡明公淳佑元年(1241)追封郿伯从祀学宫。清雍正二年(1724)改称先贤父迪亦配享祠庙。 横渠着述闳富今其存者凡〔东铭〕、〔西铭〕各一篇〔正蒙〕十七篇〔易说〕上中下三卷文集十卷〔经学理窟〕十一篇以及后人纂辑之语录、后录二卷〔性理拾遗〕一卷〔近思录拾遗〕一卷〔二程书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其他佚亡不可考者谅亦不少。 由于横渠立心要与天地同大故其工夫一刻间断不得也一刹那放松不得如说:「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在横渠看来要做一个君子自一身以至一日一刻皆当操存省察无少间断然后能进。就一身而论不能无言语所言则必系合乎世道人心而后为「有教」;不能不行动而行动必须中乎规矩准绳而后为「有法」。自一日而论白天必有所事必须勤其功而始为「有为」;晚间亦不可荒废必澄清思虑以验「有得」。此即朝乾夕惕的意思;要一息之间道义不使去心一瞬之顷天理自觉常存。到此境界始能通天地万物而为一体。因此他常说:「夜间自不合睡。」而其着〔正蒙〕时常夜里默坐彻晓处处置笔砚得意即书。横渠是一个爱思想的人要在思想上组织成一大体系而思想之来有时稍纵即逝故而他想到一处便要急速将之写下。他为学态度谨严因此并不是所有写下的都是他着作中存下的;他的着作多是经苦心力索精思凝链而成。 横渠本有志于政治思将儒学的理想在政事上实践出来后以其道不行乃退而讲学着述。他的着作是在日以继夜的苦思中写出因忘了保健身体终于以身殉道。因此在其着作中可说是投注了全副精神展示了全副性情也呕出了全副心血。 横渠生活简朴其所居横渠故地至僻陋敞衣蔬食与诸生讲学贫不能自给人不堪其忧而横渠处之益安;其门人之贫困无赀者虽粝蔬率与共之;其家童子必使洒扫应对给侍长者女子之未嫁者必使亲祭祀纳酒浆。尝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他人为之。」因事亲所以尽子之道奉祭所以达己之诚此二事非别人可代为。晚岁适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舂之横渠亟止之曰:「饥殍盈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居恒以天下为念道见饥殍辄咨嗟对案不食者终日。 横渠认为世人所谓勘破世俗安于贫贱者违心之论也;若计有所出力有可为才有足济恐未肯安之。必其真知义理之可乐内重者外轻一切利欲无足以动其心乃能安乎贫贱。 横渠认为礼义为人生之根本。世人溺于耳目口体之欲谓其可以奉身欲以奉身身已先为物屈物纵好身心先已不好。学者如惟衣食游乐是谋则其志趣品地可知。 吕与叔撰行状推崇「横渠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以感人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虽有未喻安行而无悔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非其义不敢以一毫及之」。后以为知言。 由于横渠气质刚毅故为学精思力践进道之勇非常人所能及。又由于其气质刚毅乃能不屈于物欲而持终如始操持不息。 王船山〔张子正蒙汪序论〕中指出:「学之兴于宋也周子得二程子而道着;程子之道广而一时之英才辐辏于其门。张子斅学关中其门人未有殆庶者;而当时钜公耆儒如富、文、司马诸公张子皆以素位隐居而末由相为羽翼是以其道之行曾不得与邵康节之数学相颉颃。而世之信从者寡故道之诚然者不着。」船山又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又说:「张子言无非易立天、立地、立人、反经研几精义存神以纲维三才贞生而安死则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对横渠可谓推崇备至。 横渠之学虽以门弟子未能光大师传致其学派之传授不着但在思想的影响上却是无幽不烛光芒万丈。横渠的着作深为后儒所激赏;横渠的思想亦为程朱所绍述。横渠以道自任之志以天地之心为心的抱负以及民胞物与的精神尤足为后世所敬仰。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数语其气势磅礡实可传诵千古。
張载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1) (公元1020~1077)字子厚宋郿县横渠镇人。服膺《易》、《礼》、《中庸》、孔、孟之学为一代大儒世称横渠先生。着有《西铭》、《东铭》、《正蒙》、《理窟》、《易说》等总称《张子全书》。(2) 字孟阳晋朝安平人生卒年不详。为闻名文学家官至中书侍郎;性闲雅博学能文着诗文多篇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