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南宋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历知汉州、眉州、泸州在四川凡十七年。史弥远死与真德秀并召至朝廷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及侍讲后兼吏部尚书佥书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理宗嘉熙元年卒諡文靖学者称他为鹤山先生。 鹤山治学始习朱熹、张栻之说而后寻研六经有得于心。鹤山指出:人与天地同生于「一本」他所说的「一本」就是「心」。曾谓:「人以一心兼天地之能备万物之体以成位乎两间以主天地以命万物。」他与真德秀的尊天思想不同他认为世界之主宰不是苍天而是义理所安的「心」;真德秀劝君主修德托天命以言之鹤山则认为统治者不必「祈天永命」而应正心养心以求其「义理所安」。 鹤山认为「道贵自得」要循环读经以自明此心因此他主张穷经学古反对当时士人仅诵说理学语录高谈性命义理借以文饰口耳猎取功名利禄反将六经置不问其〔答周监酒书〕中说:「向来多看先儒解说不如一一从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又非一一精体实践则徒为谈辩文乘之资耳。来书乃谓只须祖述朱文公诸书文公诸书读之久矣正缘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见活精神也。」 鹤山一生倡言转移风气推崇理学以矫正士子揣摩时尚奔竞仕途热衷功名利禄而不以道德为心之弊。由于鹤山与西山(真德秀)合力「开阐正学」并上疏一再奏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爵定諡以表扬周、程开创理学的功绩使理学思想大盛周、程、张、朱之书满天下人人争诵;各州郡亦纷纷为理学家建立祠堂鹤山则应各州郡之请屡为周、程祠堂作记表彰弘扬。 鹤山着述甚多所着〔九经要义〕中将孔颖达〔五经正义〕引纬书之说皆加删除;其全部着作则由后人编辑〔鹤山大全文集〕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