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十字军东征相关组词:

大字本 蓝十字会 东家长西家短 十赌九输 八文十二 人口金字塔 田字草 杜十三 点字课程 字词联想测验 国立东势高工 十大基本能力 全军覆没 东林党争 十三经论着目录 十字交乘法 十三行文化 国立屏东高工 东方主义 年龄性别金字塔 律令军制 国立罗东高商 张我军 ㄧ字千金 六十进位法 空军基地 贸易赤字 大股东 股东大会 表音文字 东坦萧然 罗马字母 路易十四 赤字财政 军事战略 东行 点军 领字 火头军 十死九生 你东我西 护国军 春山八字 登东 西歪东倒 一字百金 东一句西一句 十族 十年一觉扬州梦 军牢快手 英法联军 核对字元 十中八九 东方舞 字源学 一源十流 东摸西摸 八棒十三的罪过 千元十驾 垛字 中国文字 见字 东躲西逃 十八界 十字弓 斗杓东指 好东西 十全大补汤 军事机密 大军压境 海军基地 勾军 胶东丘陵 二十四 合八字 十捉九着 买东西 色字头上一把刀 东北角 活字印刷术 字顺索引 死字 步军统领 有效字 斜体字 山东大鼓 双十节 双十 十二码球 十二次 文字处理 数值字 打字纸 幼童军 帅字旗 屏东市 屏东县 天字号 只欠东风 军公教 

十字军东征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十字军东征
   繁体: 十字軍東征
   拼音: shi zi jun dong zheng
   读音: shí zì jūn dōng zhēng
   英语: Crusades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十字军东征造句
   组词,组成语: 

十字军东征解释

十字军东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十字军东征(1095~1291)指十一世纪末西欧天主教徒在教宗的呼吁下集体地赴近东要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基督的故乡-巴勒斯坦为目的;大规模的东征计有八次。兴起背景:圣地是救主耶稣诞生、布道与救赎人类的地方自公元三二六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后圣赫勒娜(247~327)来此顶礼后赴圣地朝圣成为基督徒重要的活动之一。圣地自公元六三八年为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使基督徒来此巡礼感到不便;尤其土耳其统治圣地后(1055)对来这儿朝圣的基督徒加以迫害因而引起西欧天主教徒的愤恨。一零九二年土耳其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对岸的尼西亚(Nicaea)旋建为都拜占庭帝国岌岌不保;其帝于是遣使请教宗乌尔班二世相助。教宗在法中部克列芒召开宗教大会(1095)号召信众远征并许下参加圣战的可享罪罚完全赦免的全大赦(Indulgences);结果向应者众多。教宗要东征者颈带一十字架去时挂在胸前(或缚于前额)归时则垂在背后故名十字军;后期守卫圣地的骑士们用布剪成十字架绣在会衣上或铸在铜盾上。
  首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是约万人的民众十字军于一零九六年八月动身由隐修士彼得率领因为是乌合之众在小亚很快便被土耳其军击溃。后有贵族十字军由法与北蛮贵胄组成分四路合计骑兵四、五零零步兵三万余;十二月起程次年(1097)四月兵临君士坦丁堡六月光复尼西亚交还拜占庭七月由亚美尼亚基督徒协助夺得以德撤遂建立首座拉丁伯国(1098~1144)一零九八年六月攻陷安拉阿连为公国(1098~1268)一零九九年五月包围耶路撒冷七月十五日攻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以洛林公爵高弗利为首任国王后再成立黎波里伯国(1109~1289)。此王国的组成全以法国封建为蓝本。
  一一四四年以德撒失陷因而激起第二次东征(1147~1149);参与者有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与法王路易七世。但因各自为政再加拜占庭皇帝作梗(因十字军不曾把圣地还给他们)结果战争在小亚细亚与大马士革皆失利。一一七一年土耳其佣兵将领萨拉丁推翻绿衣大食王朝而代之旋统一埃及与叙利亚一一八七年十月占领耶路撒冷因而再激起第三次东征(1189~1192);且参与者皆西欧一时之选。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不幸在小亚细亚夜渡河落水溺毙;英王理查一世与法王腓力二世两人不和不曾夺回圣城法王先归只有理查与萨拉丁周旋。萨拉丁欣赏英王的英勇和他立约:(1)承认由约帕至阿克狭长地带为基督徒所有;
   (2)基督徒可自由到耶路撒冷、伯利恒与拿撒勒朝圣但以不带武器为限;
   (3)双方休战十年。
  一一九三年萨拉丁卒其帝国分裂;教宗英诺森三世认为良机难得便发起第四次东征(1202~1204)目标为埃及。基于十字军无船运兵便向威尼斯共和国借船;它乘机要十字军拿下商业劲敌札拉城(Zara 1202)再攻陷君士坦丁堡(1204)建立东方拉丁帝国(1204~1261)倒行逆施让教宗十分伤心。一二六一年偏安尼西亚的拜占庭皇帝由热那亚军协助而复国。因成年人多次东征也许因内心不洁而失败有人相信如果天真无邪的儿童出征定能成功;果然一二一二年先有科伦十三岁少年尼古拉率两万日耳曼儿童东征(幸亏大都听教宗的劝说而折回)后又有法籍斯蒂芬带三万法籍儿童到马赛结果大半被两奸商运到埃及与叙利亚出售为奴。该奸商后为皇帝腓特烈二世捕获处死。教宗英诺森始终不忘圣地于一二一八年又发起第五次东征(1218~1221)参与者为日耳曼和法国的诸侯法军仅夺得埃及重镇达米塔苏丹以一块十字架圣木换回该城并休战八年。
  皇帝腓特烈二世率军作第六次东征(1228~1229)。基于他通阿拉伯语而和苏丹会谈适埃及有内乱故予帝优厚的条件:(1)双方休战十年;
   (2)割耶路撒冷、伯利恒与拿撒勒三圣城给基督徒;
   (3)从耶路撒冷通往海滨的走廊一条。可惜耶路撒冷于一二四四年又被回军占领从此圣城迄一九一七年英将军阿兰比攻占有六百多年不属于基督徒所有。这时十字军仅占有约帕、阿克、安提阿及其近郊而己。法王路易九世两次(1248~1254与1270~1271)向应教宗的号召东征皆心虽诚而力不足。
  十字军的失败是教宗与西欧王公低估了东征的艰辛对敌人缺乏了解又不知团结而回军则以逸待劳;西欧野心的政治家多次利用宗教热诚以达到其政治与经济的目标;拜占庭帝国的敌视也是因素之一。但十字军的成就不在军事而在东西交通的打开与文化的交流;亚洲的稻米、蔗糖、香料、棉布与我国的丝绸、瓷器皆于此期先后经阿拉伯人之手输入西欧改善了欧人的生活水准。因东西贸易的兴隆促成欧洲城市商业的复苏与中产阶级的产生使欧洲社会的结构发生了钜变;尤其是意大利商业城邦如威尼斯、热那亚与阿马耳非(Amalfi)都发了十字军的财。此外是我国的罗盘针与火药流入欧洲促成地理大发现、封建社会的崩溃、王权的伸张与帝国主义的崛起等可说无不是十字军时代打下的基础使近代的欧洲文物鼎盛彻底改变了它的容貌。最后天主教的传教事业是从圣方济(St. Francis of Assisi)亲赴开罗志在攻宗苏丹(1219)而开始蓬勃起来。一二八九年第一位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籍方济会士若望孟高维诺(1247~1328)奉教宗尼古拉四世之命来我国传扬福音一二九四年抵达大都-北京皈依教友五万余被教宗克来门五世册封为北京首任总主教是为天主教传入我国之始。


十字军东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十字军东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公元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基督徒组织十字军欲收复耶路撒冷而与伊斯兰教徒发生的战争。前后共计七次。因组成十字军的分子太过复杂且毫无纪律结果两度收复的圣地终又被夺去。然而十字军东征亦促进了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十字军东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公元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基督徒组织十字军欲收复耶路撒冷而与伊斯兰教徒发生的战争。前后共计七次。因组成十字军的分子太过复杂且毫无纪律结果两度收复的圣地终又被夺去。然而十字军东征亦促进了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