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諡文忠湖北江陵人后人亦称他为张江陵;生于明嘉靖四年卒于万历十年。幼时即很聪慧二十三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七年注意研究治国安民之道熟习时务奠定了他经世致用思想的基础。 嘉靖三十八年(1559)从翰林院编修升右春坊右中允兼任国子监司业、太子讲读等。张居正在任国子监司业时便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嘉靖四十三年升为右春坊右谕德时负责为裕王讲学由于「必引经执义广譬取喻词极剀切」而博得裕王的钦佩。裕王后继位为穆宗张居正并且请穆宗把不满八岁的皇太子(即后来的明神宗)交给他教育而明神宗十岁即位便由他辅佐升为内阁首辅独揽政权十年推行改革整顿吏治缩减支出丈量全国土地等都很有成效。但因明末政治学术等风气败坏已深由于他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各种改革遭遇了一些阻力因而也产生许多负面评价。他的着作有奏疏、文集、诗集、书牍和杂着等后人将其辑为〔张太岳文集〕共四十六卷后来更名为〔张文忠公全集〕。 张居正的教育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相互联结的他认为教育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倡以经世致用为主旨以培养实用人才为任务以行政手段来实施。而要培养实用人才就要去除空疏无用的「心学」所以他反对明末以来已经变质的王阳明学说提出全面改革教育整顿学校推行重事功求实用的儒家教育。而实学的内涵就是要富国强兵教育要务强其根本方能造就人才。此外张居正认为人欲无法灭绝人的道德自律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严刑明法前才会畏罪并且自制所以认为空洞的道德说教没有用处而主张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张居正改革教育的范围很广泛举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与体制、学校与书院的学风、教师素质、教材、科举考试、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教育改革范围并包括实际整顿学官、严格考核学生表现、禁毁书院及反对自由讲学等。在整顿学官部分他认为学校能否办好的关键在于儒学教官而各省提学官又是地方官学的督促所以改革重点是地方学官而具体措施便是全国自上而下考核提学官。因此对于提学官严格考核与监督规定提学官「非经明行修端厚方正之士不以轻授;如有不称宁改授别职不以滥充」以便能整顿儒学教官的素质并改革教师的任用制度以促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对于学校的管理除严格控制选拔学识优异者外并严加考核在校学生的学识品行。在官学整顿好后张居正便着手整顿书院他认为明末以来的书院已流为空谈与歛私的场所根本不切实用因此颁昭全国禁毁书院征收学田;并且反对自由讲学因此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为其改革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张居正一生从政但他实际为太子讲学使他的教学思想具有经验基础因而在推动教育改革时能切中要点。在为神宗讲学时曾为年幼的神宗编纂一部生动有趣的教科书〔历代帝监图说〕并且为便于神宗温习而将教材加印白话直解可见其相当重视学习者的背景与选编教材与教法的必要。而张居正在教育改革时对于官学教材也有所规定强调国家以明经取士教材均用钦定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监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为准考试内容不得超过此范围;这些规定对于明代后期官学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影响也都相当深远。
张居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諡文忠。着有《太岳集》、《帝监图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