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谬误相关组词:

卡谬 机率错误概念 测量标准误 随机误差 误国害民 误国欺君 误餐费 系统误差 误写 误时 不得有误 平均误差 截断误差 抽样误差 偶然误差 偏误 谬奖 匡谬 乖误 谬悠之说 一念之误 欺君误国 归谬法 勘误表 误期 舛误 谬妄 正误表 因循坐误 谬误百出 刊误表 误判 谬识 大谬不然 谬领 误人子弟 谬论 诖误 悖谬 荒谬绝伦 自误 逻辑错误 误差 误导 误入歧途 勘误 错误 正误 误杀 误会 误点 谬误 荒谬 相对误差 谬爱 耽误 讹误 迟误 乖谬 悠谬 一差二误 一误再误 延误 误解 贻误 析疑匡谬 误植 误事 误伤 误人 误谬 误国殃民 误国 误打误撞 误传 违误 脱误 失误 绳愆纠谬 谬种流传 谬种 谬以千里 谬言 谬耄 谬见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过误 担误 笔误 讹谬 东差西误 剌谬 刊谬 刊误 刁刀误 俗书刊误 

谬误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谬误
   繁体: 謬誤
   拼音: miu wu
   读音: miù wù
   英语: Paralogism
   近义词: 错误、纰谬、过失错误
   反义词: 正确
   单字解释: 
   造句: 谬误造句
   组词,组成语: 

谬误解释

谬误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谬误即与客观现实不相一致的认识;就逻辑学而言主要是指论证中违反思维规律的逻辑要求或逻辑规则而产生的错误亦即论证中的逻辑错误。逻辑史上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在其〔工具论〕(Organon)一书的〔驳谬篇〕(De Sophisticis Elenchis)中对谬误作了系统的论述。亚里斯多德把谬误分为两大类:语词的谬误和质料的谬误。语词的谬误共有六种:(1)双关词是名词代用上的错误有时是因为一名词有多义有时是因为一名词的代用不同而产生的;
   (2)语意模棱是语句含糊的谬误;
   (3)合谓谬误这是由于把一句称谓一集体中的任何分子之名词去称谓该集体的全部分子;
   (4)分谓谬误是把一句称谓全部集体的名词去称谓该集体的任何分子;
   (5)音调谬误是对一字或一句说的特别重往往使听者或读者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
   (6)词形谬误是由于一名词和另一名词的构造相似而断定它们的意义相同。
  质料的谬误是源于观念和事物的混淆共有六种:(1)偶有性谬误是把一物的本质和偶有性混淆在一起;
   (2)一般和特殊情形谬误是由一般的说法归结到一特殊的事例或由特殊推及一般;因为既然是说一般情形意即含有例外谬误在取消这些例外的情形;
   (3)论旨不合谬误是源自对反驳的无知在论证上提一些不相关的语词(即遁词)勉强作为论证;
   (4)循环论证谬误是以尚待证明的结论成为已证明了的前提来证明该论证的结论;
   (5)论证不足谬误发生于条件论证由前项之假论断结论之真论断前项为真;
   (6)原因虚妄谬误是把假的原因当作真的原因这种谬误的情形很多重要的有偶然相随误为因果、偶然共存误为因果。
  在逻辑学里谬误特指无效的论证或论证形式。凡在论证的过程中由某些前提得到依逻辑规则所无法得到的结论就是谬误。犯了谬误的结论不一定就是假的只是说其推论过程无效。从论证中前提与结论的真假情形来分析只有当一论证的前提真而结论假时才能立即肯定这一论证为谬误。除此之外必须辅以逻辑的规则和经验的标准来判断论证是否为谬误。
  谬误可分为形式的谬误和非形式的谬误两类:凡触犯逻辑有效性规则的论证都可称为形式的谬误;这里只指出几种较为常见的形式的谬误:(1)肯定后项的谬误;
   (2)否定前项的谬误;以及(3)三段论式的谬误指违反三段论推论规则的谬误主要有排斥句犯规两个排斥句含摄句犯规中词未曾周延大词犯规小词犯规以及四词等等谬误。
  非形式的谬误又分为「不贴切的谬误」和「歧义的谬误」两种:不贴切(irrelevance)的谬误是指论证的前提与结论并没有逻辑贴切性:这种谬误相当平常像是「诉诸势力」(appealing to force)的威胁以说服别人接受某个结论。其他谬误如「诉诸权威」(即利用某人或机构所受的尊敬)、「诉诸品格」(即因人废言)、「诉诸情感」(像是面子问题)、「诉诸成见」(如祖宗家法不可废)、「轻断因果」(post hoc)以及「丐词」(即以代证的结论为前提)和「复式问题」(complex question)等等均是。歧义(ambiguity)的谬误多肇因于推论语言使用不当所引起的谬误;大致分为五种型式:(1)「一词多义」(equivocation)指一词在论证中用做两种不同的意义如「小象是小动物」;
   (2) 「合谓」(composition)指由个体性质而推论其整体性质的不当如以某团体的个别成员都很优秀而误以为它的整体表现也必定优秀;
   (3)「分谓」(division)恰与上述相反在整体为真的情况下推论其部分亦必真的不当如「中国人会造长城甲是中国人甲会造长城」;
   (4)「语义暧昧」(amphibology)指一陈述因错误的文法结构使其中所用的意义不清楚如「父在母先亡」;
   (5)「加重语气」(accent)指同一语句由于字词或片语之选择性的重读而改变意义如「断章取义」。
  归纳来说谬误是推论上的陷阱要避免谬误并无捷径。教师或学生除熟悉逻辑的谬误之外也应熟练不贴切性谬误的各种类型并注意语言与概念的厘清或分辨以免干犯歧义的谬误而能进行有效的讨论或推论。


谬误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错误。
  【造句】这篇文章中的谬误甚多请加以修正。


谬误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错误。《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语言运用或心理臆测的疏失。也作「誖误」。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