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即位周公随武王伐纣既克殷封于曲阜为鲁公;不就留佐武王。武王有疾公乃告于太王、王季、文王藏其策于金縢匮中。成王立公摄政当国管叔放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公乃避居东都作〔鸱鴞〕之诗以贻王天大雷电以风邦人大恐王启金縢之书得公代武王之说乃逆公归。公营成周雒邑遂国之王赐天子礼乐以褒公德。 我国传统有道统之说近人陈立夫曾说:「尧法天以成其大而以『允执厥中』传诸舜;舜以大孝着称而以『人心惟危道心(仁)惟微惟精惟一(诚)允执厥中』传诸禹;禹以至『诚』不息公而忘私之精神使洪水平;汤执『中』;文、武施『仁』政于民以示范于后世;周公为文武全才外膺夷狄内修礼乐(德教)为国家奠统一之基业;及孔子而集吾语文化之大成以『诚』、『仁』、『中』、『行』为立教之中心成为数千年来吾民族之道统。」所谓「道统」即我民族生存之道;我民族向来均珍惜此一道统使之发扬光大此乃我语文化能一脉相传永久生存而其他文化多中途而斩的根本原因。故政统可断道统绝不可断;士君子以卫道为天职以身行道为民表率。 我国道统及文化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而孔子集其大成;其中周公在道统中实居关键性的地位。
周公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公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也称为「姬旦」、「周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