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孔子与曾参讨论什么是「道」的问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认为他所说的道虽然包罗万象按其理实是一贯的。孔子走后其他的门弟子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忠恕」两字的涵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另外在〔中庸〕第十三章中孔子曾讲过「忠恕运道不远」可见「忠」和「恕」离开孔子的「道」不远但并不等于「道」。「忠」和「恕」是达到「道」的方法。而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仁」「忠」和「恕」是达到「仁」的方法。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中心他在讲人生的意义或人类行为的标准或探讨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时候总喜欢提出一个「仁」字作为最高的目标。孔子把「仁」或「道」若得比一个人的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一生论仁的话极多专就〔论语〕一书来讲全书五百零八章中论仁的有五十八章占全书九分之一强。〔论语.里仁篇〕一共有二十六章其中论仁的有六章占全篇章数四分之一弱。 孔子所说的「仁」意义非常广泛可包括忠、爱、勇、恭、宽、信、敏、惠等各种德目是道德的总名称。蔡元培说:「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胡适之则说:「仁是理想的人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即是仁。」 孔子所说的「道」也就是指与生俱来的「仁心」。天理人心都融合在「道」中能「存诚」即「尽仁」能「尽仁」即「尽道」是一贯的。 孔子所说的道以孝弟之道、君子之道为根基推演为邦国之道、平天下之道以至通于天命、极于性命之善道为归结也是一贯的。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锺繇传》:「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五灯会元.卷一六.签判刘经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修订本参考资料: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锺繇传: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五灯会元˙卷十六˙签判刘经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