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品格」一词从字面解释在两个字连用时「品」取类别或等级之意「格」取法式或准则;品格合为个人情感、思想与行动整体表现之一致而独特的现象。其涵义一为道德的一为心理的;但道德的品格仍含有心理的成分。 心理的品格含有情绪作用的成分重在个别差异常作相对的描述如急躁与温和、稳健与喜怒无常之类;思想方面如灵活与迟钝、变通与拘泥之类;在行动方面如敏捷与迟缓、灵巧与笨拙之类。这三方面的状况并非一致的居于一端同时每一方面的两极端之间因程度的差别而有种种情形由此而形成个性以至人格并表现明显的个别差异。自心理学趋向科学研究后多用人格内含的成分名辞如因素或特质等描述人格用品格者渐少因「品格」二字含有道德意味不易用数字衡量。 道德的品格虽含有先天与后天两种倾向但更重后天修养的结果故而品格指与法式或标准及价值符合的程度而有品格高尚或低劣之说。在这个涵义中对人的观察或衡量常以道德标准为依据如诚实、正直、友善、忠信、勇敢等;和这些标准相反的表现便成为不足挂齿者。因此品格有对人做价值判断的命意或者称为「人品」也用「人格」一辞但在用人格时与心理学中所用的内涵已不尽相同。 我国自古以来便主张用教育为陶冶品格的方式;其中含着一个先在的认识即是每人的个性固然有先天的禀赋但却相信后天的教养有改善和发展的作用即是原来不合道德标准的可以藉教养而改变成为合乎道德标准而原来合乎道德标准的可以更上层楼进而止于至善。因为人自初生一无所知的状态要靠教养而生长发育;而生长发育是渐进的须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把所学的道德规范纳入意识之中形成自己的观念成为品格的内涵才有了道德价值。故而教育中的品格陶冶既不能期望速成也不能有任何疏忽须要随时随地小心培养。培养品格是「树人」的工作。 假如人的心灵像块蜡板品格就是蜡板上较深的刻痕而这样的刻痕会影响到整块蜡板的外形与功能。依此比喻品格是个人显着的心理特质对个人的思维、判断及行动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哲学或心理学的讨论中「品格」一词和「人格」(personality)往往可以通用。但两者不同之处有二:(1)品格所指的范围较狭偏向于个人的品质而人格的范围较广所含的行为类型比较明显; (2)如以心灵为蜡板为喻品格是心灵这块蜡板上较深的刻痕而人格则是心灵蜡板上所有刻痕的整体。 在教育学的领域中品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在过去几十年以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和郭尔保(Lawrence K?hlberg 1927~1987)道德教育理论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道德教育却忽略了品格的重要性。有些学者以为人的品格自出生以来就逐渐形成道德判断及行动所涉及的不仅是人的理性也是人的品格故忽略品格的道德教育乃是教育的疏失。
品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品行人格。 【造句】品格端正、品格高尚
品格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品行人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宋朝钱塘有个名妓苏盼奴与妹苏小娟两人俱俊丽工诗一时齐名……自道品格胜人不耐烦随波逐浪虽在繁华绮丽所在心中常怀不足。」《红楼梦.第五回》:「不想如今忽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品评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与风格。唐.韩愈〈画记〉:「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