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为立克次菌科(Rickettsiaceae)中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一属此属中之菌种为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及节足动物感染细胞内寄生虫之致病来源引起的疾病包括斑疹伤寒、斑疹热等。立克次体的细胞不具移动性呈球状、双球状或短杆状(长0.8~2μm宽0.3~0.6μm)为专性寄生性生物必须培养于生活组织内其营养需求大部份为未知在实验室中可将其培养于鸡的抽出细胞、蛋黄或组织内。立克次体寄生在寄主细胞之细胞质内有时也会侵入细胞核中生长之最佳温度在32~35℃间以二分法繁殖行好氧呼吸代谢麸胺酸(glutamate)为能源立克次体对次氯酸钠(NaClO3)及酚(phenol)相当敏感且在温度超过56℃持续30分钟的条件下即可被杀死。近年来立克次体的感染多以四环霉素(tetracyclines)为化学治疗剂典型菌种为R. prowazekii其G+C百分比约在30~32.5%为蝨媒欧洲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及布列耳氏病之致病原。(1.戴佛香、陈吉平最新微生物学辞典1987;2.R.M. Atlas Microbiolog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1988)
立克次体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滤过性病毒间的微生物。呈球形或多形状寄生于蝨、蚤等节足动物。因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氏发现而得名。其所引起的疾病有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