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卧碑乃明、清两代置于学堂旁的石碑碑上刻有教谕生员的规条。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颁国子监监规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在明伦堂之左。其内容禁止生员入公门诉讼亦不许生员论及军民利病诸事。清沿明制顺治元年(1644)置晓谕生员的卧碑于太学门外;顺治九年又颁卧碑文于直省儒学明伦堂。其内容大要有:生员当立志为忠臣清官留心利民爱国之事;生员不可干求长官结交权要希图进身;生员不许涉入他人词讼、作证;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立盟结社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除以上禁例外尚有关于教导、课程方面的规定。然而上述禁例与规定目的在培养唯诺的顺民小吏而非有为有守的知识分子其源始于明太祖。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且责令各学之教官每月召集诸生于明伦堂诵卧碑文及其他规定诸生须环立静听。
卧碑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明清时代在各处孔子庙的明伦堂上立一碑上刻约束学生不可随意进出公门及谈论国事等的条文称为「卧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