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1:比喻言语谨慎或闭口不说话。 【造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三缄其口以免多言而坏了大事。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言语谨慎或不说话。《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成语词典版
1: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2:《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3:《北齐书.卷三七.魏收列传》:「周庙之人三缄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俾诸来裔传之坐右。」 4:《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5:汉.刘向《说苑.卷一零.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