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阿含相关组词:

含苞欲放 阿里山龙胆 阿盛 阿基米德定律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 阿卡德王国 阿育王朝 含霜 斯陀含 含括 以阿战争 阿難 阿米巴 阿含 含水层 阿诺德 含蕴 含饭 含毫 含垢 含味 含葩 含嚬 含怒 崇阿 不阿 泰阿倒持 含苞未放 含糊不清 含羞忍辱 百卉含英 太阿在握 太阿之柄 忍耻含羞 持正不阿 齿如含贝 含蓼问疾 含垢藏疾 含哺鼓腹 奉公不阿 方正不阿 传神阿堵 阿谀顺旨 阿意顺旨 阿达 阿保之功 阿金溺银 阿伐射线 阿保之劳 阿其所好 含光 含冤负屈 含冤昭雪 含悲 负屈含冤 含恨 阿谀逢迎 阿里 阿房宮 阿意曲从 薄面含嗔 含羞草 暗含 完颜阿骨打 含冤 含水量 耶律阿保机 含盐度 含弘 阿拉木汗 阿哥 隐含 执法不阿 含饴弄孙 含糊 含意 刚正不阿 含糊其词 含糊其辞 大含细入 含辛茹苦 包含 蕴含 含有 阿谀奉承 含蓄 茹苦含辛 守正不阿 曲学阿世 内含 含情 含混 阿谀 吴下阿蒙 谢阿蛮 含义 含血喷人 含羞 含笑入地 含垢忍辱 

阿含基本信息介绍

   简体: 阿含
   繁体: 阿含
   拼音: a han
   读音: ā hán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造句: 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 

阿含解释

阿含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阿含又作阿伽摩、阿笈摩、阿鋡、阿鋡暮等意译法藏、法本、教法、无比法、净教等;引申有「传来的教训」或「圣教」的意思。其实「阿含」一辞在佛教诸经论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译语;也随着佛法的流传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中〔杂阿含经题解〕说到「阿含」字义有三:
  1.佛陀在世时诸弟子以佛陀金口所宣传承于弟子的教诫法语称之为「阿含」。
  2.佛陀般涅盘后由大迦叶等尊者从阿难处所受经集(即佛教所称第一次结集)的四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此时的「阿含」成为佛教「圣教集」、「圣典」的同义语。
  3.大乘经典大量出现后先进的大众部为排斥保守的上座部对上座部所信受而代代传承的圣典称为〔阿含经〕而以自己所信奉、新编纂的经典称为「大乘经」。自此不明真相者误将「阿含经」视为「小乘经典」的同义语。
  总之「阿含」(或〔阿含经〕)是佛陀在世时之教法也是佛灭后所结集的「圣教」是佛陀及其弟子代代相传而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教」是代表佛陀的根本思想及言行的最早记录。
  关于阿含经典成立于何时一般学者认为:阿含经典是佛陀入灭(约公元前五世纪)后的第一个夏季五百罗汉聚集于王舍城以大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时由阿难所诵出的佛陀教训再经过一、二百年的整理、编辑然后成立。惜由于教团的分裂及传承不同目前现存的阿含经典有所谓南传五阿含及北传四阿含的不同。
  南传五阿含系由部派佛教时代(250~41 B.C.)的南方上座部所流传下来包括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以巴利语书写。北传四阿含则是汇集其他诸部片断的经典编成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及杂阿含等;以梵文书写。其中南传之增支部相当于北传之增一阿含、相应部相当于杂阿含、长部相当于长阿含、中部相当于中阿含。由于南传五部以巴利文书写较接近佛世所用之俗语故一般以南传阿含比北传阿含更具原始色彩。
  至于四部阿含的宗趣据印顺法师撰〔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认为:以长阿含是「世界悉檀」在劝化世俗破斥外道;中阿含是「对治悉檀」破斥疑惑分别法义;杂阿含是「第一悉檀」深入宗趣显扬真义;增一阿含是「各各为人悉檀」满足众生希求以积善得福。
  参见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佛光大藏经阿含藏解题〕、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二十五、二十六册〔南传大藏经解题〕、〔大正大藏经解题〕。





查辞海 chacihai.com 浙ICP备1900176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