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帊拼音,帊怎么读,帊是什么意思,帊组词,帊成语组词
|
读音:pà 拼音:pa |
笔划:7 部首:巾 |
|
帊组词
|
【帊】的字相关解释 (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帊 读音: pà
- 名词 手巾。通「帕」。《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 名词 帐子。元.周伯琦《六书正譌.卷四.禡韵》:「帊,一曰帐也。」
- 名词 幞,即头巾。《广韵.去声.禡韵》:「帊,帊幞。」
- 名词 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广韵.去声.禡韵》:「《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纪》:「梁王詧使以布帊缠屍,敛以蒲席。」
|
帊字的基本解释: 帊 pà 古同“帕”。 笔画数:7; 部首:巾; |
帊字的详细解释: 帊 pà 【名】 两幅宽的帛〖silksindoublewidth〗 帊,帛三幅曰帊。——《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三者二之误”。 头巾〖scarf;kerchief〗。如:帊头(幞头) 巾帕〖handkerchief〗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三国志·魏志》 道士所披之衣〖Taoistpriest’srobe〗 见其散发被黄巾帊。——《南史·隐逸传上》 覆盖物品的巾〖apieceofcloth(usedasacover)〗 以黄纹帊蔽之。——《太平广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