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辞海

 部首检索 拼音检索 近义词 反义词 语造 辞海百科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分句解释:

1:圆于玉柱滑于龙,来自衡阳彩翠中

2: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

3:大胜书客裁成柬,颇赛谿翁截作筒

4:从此角巾因尔戴,俗人相访若为通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 作者:皮日休

圆于玉柱滑于龙,来自衡阳彩翠中。

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

大胜书客裁成柬,颇赛谿翁截作筒。

从此角巾因尔戴,俗人相访若为通。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解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圆在玉柱滑在龙,

来自衡阳彩翠中。

拂润恐飞清夏雨,

叩虚疑贮碧湘风。

大胜书客裁成柬,

颇赛谿翁截作筒。

从此角巾因尔戴,

俗人相访若为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皮日休写给鲁望的一首诗,题目是《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的形象,形容竹子圆滑如玉柱,滑动如龙游动。他说这把竹夹来自衡阳的彩翠之中,衡阳地方盛产竹子,以器用的手艺制作各种竹制品,而这把竹夹在制作过程中显得尤为精致。

然后诗人用轻盈的笔调描述竹夹拂动时的声音,担心自己一触摸到它,就像轻柔的夏雨一样飞溅开来,也担心其中可能贮藏着湘江的碧风。

接着,诗人把竹夹比作书柬,表示它的价值不言而喻。同时,诗人表示这把竹夹与传说中的谿翁截作的竹筒一样宝贵,谿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仙,据说他削竹做成竹筒,可以存放灵丹妙药。这样的比喻既凸显了竹夹的珍贵,又带出了传说中的神秘色彩。

最后,诗人说从此时起,佩戴着这把竹夹的角巾,仿佛像有了某些通神的本领一样,俗人们纷纷前来拜访。这是对竹夹的神奇力量的描写,也是诗人虚构的一个情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神话的脉络,表达了诗人对竹夹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豪放洒脱的风格。



查辞海 chacihai.com baike-map 浙ICP备19001761号-4